# RWA:继DeFi之后,以太坊下一个爆发点### 法案催化与市场关注在传统金融与监管环境快速演变的背景下,近期《GENIUS 法案》的通过,重新点燃了市场对 RWA 的兴趣。除稳定币与重大立法进展外,RWA 领域已悄然达成多项重要里程碑: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与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突破,如某交易平台推出代币化股票与ETF、某金融科技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议赋予代币资产与传统资产同等地位、某协议在某公链上发行规模达 4 亿美元的去中心化基金等。值此市场关注度空前高涨、传统金融更广泛采用指日可待之际,深入审视当前 RWA 格局、尤其是以太坊等领先平台的地位至关重要。基于以太坊的 RWA 已展现出惊人的环比增速,常保持两位数高位;2025 年增速相较 2024 年个位数月份更显加快。推动此势头的另一关键因素是"以太坊化"(Etherealize)作为监管发展的催化剂,以及以太坊基金会将 RWA 列为战略重点。在此关键节点,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太坊及其 Layer-2 网络上的 RWA 发展动态。### 数据分析:以太坊 RWA 增长全景数据清晰表明:以太坊的 RWA 价值已步入明确的增长周期。纵观以太坊非稳定币 RWA 总价值走势,其长期轨迹引人注目------多年来始终维持在 10-20 亿美元区间,直至 2024 年 4 月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一增长势头在 2025 年持续加速。核心驱动力来自某基金,其当前规模已达 27 亿美元。如橙色趋势线所示,该基金自 2025 年 3 月以来本身便呈现抛物线增长,强力推动以太坊 RWA 生态的整体扩张。按资产类别划分(稳定币除外),以太坊上的真实世界资产(RWA)市值高度集中于两个主要品类:国债类项目(75.9%)和大宗商品类(以黄金为主,20.3%),其他类别占小。相比之下,在整个加密市场的RWA市值构成中,私募信贷占比最高(57.4%),国债类项目次之(30.9%)。进一步聚焦以太坊 RWA 头部资产,饼状图清晰揭示某基金的统治地位。回溯一年前对比可见:彼时该基金规模尚与一些黄金类产品相当,如今已形成显著超越。尽管十大头部项目构成基本稳定,但国债类产品增速显著领先于黄金类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从协议维度观察,当前主导者主要为稳定币发行方------前四大协议依次为某稳定币发行方、某稳定币发行方、某稳定币协议和某新兴协议。值得关注的是,证券化协议Securitize的总价值已显著超越部分稳定币项目,跃居前列。其他跻身十强的证券类协议还包括Ondo与Superstate。聚焦 2024 年初至今的月度数据,增长浪潮始于 2024 年 4 月,当月实现 26.6% 的惊人涨幅------单月贡献以太坊 RWA 总增量的四分之一。此动能延续至后续三个月,虽在 2024 年 8 至 12 月期间略有放缓,但网络仍保持约 2 亿美元/月的增量(环比增速约 5%,年化超 60%)。2025 年 1 月增速再度爆发,环比飙升 33.2%。经历 2 月短暂回调后,以太坊连续四个月维持两位数增长,其中 4 月与 5 月环比增幅均突破 20% 大关。#### 某基金分析随着某基金迅速崛起为以太坊 RWA 生态中市值最大的项目,其增长路径的精细研判至关重要。环比增速图表揭示:截至 2025 年 3 月,该指标保持相对平稳,随后于 2025 年 3 月呈现爆发式跃升。然而最新的 5 月数据显示,超高速增长态势稍稍放缓,但仍有 2.1 亿美元的增涨,月环比增幅 8.38%。未来数月的发展是关键观测窗口------需追踪其增速是否延续趋缓态势,亦或继续爆发式的增涨。某基金的爆发性增长源于多重因素。增长主要来自于机构需求,而产品的竞争力是成功的关键驱动力:包括 24/7 全天候运作、相比传统金融更快的结算速度,以及合规框架下的高收益。值得关注的是,DeFi 集成正实现协同效应并开启更多效用,例如某Labs的稳定币产品------其 90% 的储备由该基金支持。同时,该基金作为优质抵押品的认知度持续提升,Securitize 推出的相关产品进一步解锁了 DeFi 集成场景。该基金的资产分布呈现高度集中:约 93% 集中于以太坊主网,其他生态链规模难以企及。同时,伴随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扩张,该基金每月分红连续创造新高,2025 年 3 月分红达 417 万美元,至 5 月已飙升至 790 万美元。#### 稳定币分析鉴于《GENIUS法案》将对稳定币监管框架产生结构性影响,系统审视以太坊稳定币市场发展轨迹具有重要前瞻意义。自 2024 年以来,该板块总市值持续呈现稳健上行趋势,尽管增速相较于其他 RWA 细分领域略显平缓,但仍保持具有韧性的月度增长节奏。小型项目(<5亿美元)中,2024 年初的大部分项目经历持续收缩。但接近2024年末,大部分项目市值持续上升,GHO,M,USDO 市值持续增长。同时并涌现了一批新的稳定币项目跨过 50M 市值,以太坊稳定币生态项目更多样,小市值项目自 2025 年持续繁荣。中型项目(5-50 亿美元)在 2024 年仅有 FDUSD 和FRAX;BUSD 因终止发行,从 2024 年 1 月的 10 亿美元骤降至 3 月不足 5 亿美元。但在 2025 年,USD0 与 PYUSD 双双突破 5 亿美元门槛,中型稳定币更加多元。头部稳定币(>50 亿美元)继续由 USDT 与 USDC 主导:USDT 于 2024 年多数时间稳定在 400 亿美元市值,12 月初跃升至 700 亿美元,随后逐渐稳定,直到近期市值有所衰减;USDC 则从 2024 年 1 月的 220 亿美元稳步增长至 2025 年 5 月的 380 亿美元。2025 年初 USDS 与 USDe 双双突破 50 亿美元,但 USDT 与 USDC 在占有率上仍遥遥领先。USDT 与 USDC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整个稳定币生态。2024 年 11 月的增长尤为值得关注:USDT 当月环比激增 30.16%,USDC 实现 16.31% 增长。 此次飙升后仍有持续数月的增长,USDC 在后续月份增长更稳健,月增长皆在 5% 以上。据发行方披露:某公司将此归因于"交易所与机构交易台为应对预期交易量激增而涌入的抵押资产潮";某公司则强调"USDC 流通量同比增长 78%... 除用户需求外,也源于新兴稳定币监管规则催生的市场信心重建与标准体系完善"。然而市场动能近期明显转变------过去四个月以太坊链上 USDT 陷入增长停滞,2025 年 5 月 USDC 在多月增长后第一次出现了下降。这一现象或标志着市场正转向新周期阶段。#### L2 生态分析在更广阔的 RWA 生态格局中,以太坊以 59.23% 的市场占有率(不含稳定币)保持绝对统治地位,但其仍面临关键挑战。值得关注的是,zkSync 凭借 Tradable 项目的单一驱动跃居次席,而 Stellar 则完全依赖某基金(规模 4.559 亿美元)占据第三。尽管两条公链 RWA 账面数据亮眼,其结构性缺陷不容忽视:资产多样性匮乏与单一项目的依赖。正如 zkSync 与 Stellar 所展现的生态特征,多数 L2 网络当前同样面临生态多样性不足的挑战------其 RWA 市值高度依赖 1-2 个核心项目支撑。如 Arbitrum:2.56 亿美元总市值中,某基金贡献 1.119 亿美元(占比 43.7%),某项目占据 9350 万美元(占比 36.5%),二者合计垄断超八成市值;Polygon 亦呈现相似分布格局,核心市值来源集中于某两大项目。将视野扩展至整个 L2 生态体系,各网络 RWA 价值与市场份额呈现显著分化。除 zkSync 外,仅 Polygon 与 Arbitrum 形成实
以太坊RWA生态爆发 总价值突破50亿美元
RWA:继DeFi之后,以太坊下一个爆发点
法案催化与市场关注
在传统金融与监管环境快速演变的背景下,近期《GENIUS 法案》的通过,重新点燃了市场对 RWA 的兴趣。除稳定币与重大立法进展外,RWA 领域已悄然达成多项重要里程碑: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与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突破,如某交易平台推出代币化股票与ETF、某金融科技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议赋予代币资产与传统资产同等地位、某协议在某公链上发行规模达 4 亿美元的去中心化基金等。
值此市场关注度空前高涨、传统金融更广泛采用指日可待之际,深入审视当前 RWA 格局、尤其是以太坊等领先平台的地位至关重要。基于以太坊的 RWA 已展现出惊人的环比增速,常保持两位数高位;2025 年增速相较 2024 年个位数月份更显加快。推动此势头的另一关键因素是"以太坊化"(Etherealize)作为监管发展的催化剂,以及以太坊基金会将 RWA 列为战略重点。在此关键节点,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太坊及其 Layer-2 网络上的 RWA 发展动态。
数据分析:以太坊 RWA 增长全景
数据清晰表明:以太坊的 RWA 价值已步入明确的增长周期。纵观以太坊非稳定币 RWA 总价值走势,其长期轨迹引人注目------多年来始终维持在 10-20 亿美元区间,直至 2024 年 4 月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一增长势头在 2025 年持续加速。核心驱动力来自某基金,其当前规模已达 27 亿美元。如橙色趋势线所示,该基金自 2025 年 3 月以来本身便呈现抛物线增长,强力推动以太坊 RWA 生态的整体扩张。
按资产类别划分(稳定币除外),以太坊上的真实世界资产(RWA)市值高度集中于两个主要品类:国债类项目(75.9%)和大宗商品类(以黄金为主,20.3%),其他类别占小。相比之下,在整个加密市场的RWA市值构成中,私募信贷占比最高(57.4%),国债类项目次之(30.9%)。
进一步聚焦以太坊 RWA 头部资产,饼状图清晰揭示某基金的统治地位。回溯一年前对比可见:彼时该基金规模尚与一些黄金类产品相当,如今已形成显著超越。尽管十大头部项目构成基本稳定,但国债类产品增速显著领先于黄金类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从协议维度观察,当前主导者主要为稳定币发行方------前四大协议依次为某稳定币发行方、某稳定币发行方、某稳定币协议和某新兴协议。值得关注的是,证券化协议Securitize的总价值已显著超越部分稳定币项目,跃居前列。其他跻身十强的证券类协议还包括Ondo与Superstate。
聚焦 2024 年初至今的月度数据,增长浪潮始于 2024 年 4 月,当月实现 26.6% 的惊人涨幅------单月贡献以太坊 RWA 总增量的四分之一。此动能延续至后续三个月,虽在 2024 年 8 至 12 月期间略有放缓,但网络仍保持约 2 亿美元/月的增量(环比增速约 5%,年化超 60%)。
2025 年 1 月增速再度爆发,环比飙升 33.2%。经历 2 月短暂回调后,以太坊连续四个月维持两位数增长,其中 4 月与 5 月环比增幅均突破 20% 大关。
某基金分析
随着某基金迅速崛起为以太坊 RWA 生态中市值最大的项目,其增长路径的精细研判至关重要。环比增速图表揭示:截至 2025 年 3 月,该指标保持相对平稳,随后于 2025 年 3 月呈现爆发式跃升。然而最新的 5 月数据显示,超高速增长态势稍稍放缓,但仍有 2.1 亿美元的增涨,月环比增幅 8.38%。未来数月的发展是关键观测窗口------需追踪其增速是否延续趋缓态势,亦或继续爆发式的增涨。
某基金的爆发性增长源于多重因素。增长主要来自于机构需求,而产品的竞争力是成功的关键驱动力:包括 24/7 全天候运作、相比传统金融更快的结算速度,以及合规框架下的高收益。值得关注的是,DeFi 集成正实现协同效应并开启更多效用,例如某Labs的稳定币产品------其 90% 的储备由该基金支持。同时,该基金作为优质抵押品的认知度持续提升,Securitize 推出的相关产品进一步解锁了 DeFi 集成场景。
该基金的资产分布呈现高度集中:约 93% 集中于以太坊主网,其他生态链规模难以企及。同时,伴随资产管理规模持续扩张,该基金每月分红连续创造新高,2025 年 3 月分红达 417 万美元,至 5 月已飙升至 790 万美元。
稳定币分析
鉴于《GENIUS法案》将对稳定币监管框架产生结构性影响,系统审视以太坊稳定币市场发展轨迹具有重要前瞻意义。自 2024 年以来,该板块总市值持续呈现稳健上行趋势,尽管增速相较于其他 RWA 细分领域略显平缓,但仍保持具有韧性的月度增长节奏。
小型项目(<5亿美元)中,2024 年初的大部分项目经历持续收缩。但接近2024年末,大部分项目市值持续上升,GHO,M,USDO 市值持续增长。同时并涌现了一批新的稳定币项目跨过 50M 市值,以太坊稳定币生态项目更多样,小市值项目自 2025 年持续繁荣。
中型项目(5-50 亿美元)在 2024 年仅有 FDUSD 和FRAX;BUSD 因终止发行,从 2024 年 1 月的 10 亿美元骤降至 3 月不足 5 亿美元。但在 2025 年,USD0 与 PYUSD 双双突破 5 亿美元门槛,中型稳定币更加多元。
头部稳定币(>50 亿美元)继续由 USDT 与 USDC 主导:USDT 于 2024 年多数时间稳定在 400 亿美元市值,12 月初跃升至 700 亿美元,随后逐渐稳定,直到近期市值有所衰减;USDC 则从 2024 年 1 月的 220 亿美元稳步增长至 2025 年 5 月的 380 亿美元。2025 年初 USDS 与 USDe 双双突破 50 亿美元,但 USDT 与 USDC 在占有率上仍遥遥领先。
USDT 与 USDC 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整个稳定币生态。
2024 年 11 月的增长尤为值得关注:USDT 当月环比激增 30.16%,USDC 实现 16.31% 增长。 此次飙升后仍有持续数月的增长,USDC 在后续月份增长更稳健,月增长皆在 5% 以上。据发行方披露:某公司将此归因于"交易所与机构交易台为应对预期交易量激增而涌入的抵押资产潮";某公司则强调"USDC 流通量同比增长 78%... 除用户需求外,也源于新兴稳定币监管规则催生的市场信心重建与标准体系完善"。
然而市场动能近期明显转变------过去四个月以太坊链上 USDT 陷入增长停滞,2025 年 5 月 USDC 在多月增长后第一次出现了下降。这一现象或标志着市场正转向新周期阶段。
L2 生态分析
在更广阔的 RWA 生态格局中,以太坊以 59.23% 的市场占有率(不含稳定币)保持绝对统治地位,但其仍面临关键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zkSync 凭借 Tradable 项目的单一驱动跃居次席,而 Stellar 则完全依赖某基金(规模 4.559 亿美元)占据第三。尽管两条公链 RWA 账面数据亮眼,其结构性缺陷不容忽视:资产多样性匮乏与单一项目的依赖。
正如 zkSync 与 Stellar 所展现的生态特征,多数 L2 网络当前同样面临生态多样性不足的挑战------其 RWA 市值高度依赖 1-2 个核心项目支撑。如 Arbitrum:2.56 亿美元总市值中,某基金贡献 1.119 亿美元(占比 43.7%),某项目占据 9350 万美元(占比 36.5%),二者合计垄断超八成市值;Polygon 亦呈现相似分布格局,核心市值来源集中于某两大项目。
将视野扩展至整个 L2 生态体系,各网络 RWA 价值与市场份额呈现显著分化。除 zkSync 外,仅 Polygon 与 Arbitrum 形成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