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演进:从风险提示到全面制度框架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框架演进
近年来,虚拟资产在全球迅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体系和监管框架带来了巨大挑战。虚拟资产的高波动性和高杠杆特点,给监管部门和交易平台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如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客户身份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等。这些挑战使得虚拟资产监管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的复杂议题。
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香港需要在促进全球虚拟资产市场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之间寻求平衡,同时也是中国探索新兴金融市场的重要窗口。因此,香港的虚拟资产监管政策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是全球化与本土化、创新与稳健不断调和的过程。
2017年-2021年:从风险提示到制度雏形
这一阶段是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起步期,以风险提示为主,逐步引入试点监管措施。监管态度由审慎观望向有序规范过渡。
2017年9月,香港证监会首次发布关于ICO的声明,指出部分ICO可能构成证券,需纳入监管。同年12月,证监会要求提供加密货币相关产品的金融机构遵守现有金融法规。
2018年11月,证监会提出将符合标准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纳入监管沙盒。2019年3月和11月,证监会分别就STO和虚拟资产期货合约发布规定,并提出交易平台牌照制度。
2020年11月,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就修订《打击洗钱条例》展开咨询,计划将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纳入发牌制度。2021年5月正式确认引入VASP发牌制度。
这一时期,香港开始界定虚拟资产市场参与者责任,引入牌照机制雏形,但仍以"自愿参与"为原则。监管沙盒机制的引入,为新兴金融科技提供了有限度的试验空间。
2022年:政策转型的关键节点
2022年成为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的分水岭。10月31日,财库局发布首份《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明确表示将积极推动虚拟资产生态发展。这标志着监管思路由"风险导向"转向"机遇导向"。
这一转变源于国际竞争加剧和多方需求汇聚。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纷纷加码虚拟资产布局,香港需要维护其金融中心地位。同时,内地需要一个探索数字经济的"试验田",从业者希望找到合规落脚点,交易平台渴望获得制度保护。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香港虚拟资产政策的重大调整。
2023年至今:监管政策深化与转型
自2023年起,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进入实操落地阶段,从"政策声明"转向"监管执行"。
2023年2月,香港发行首只代币化绿色债券。6月,证监会实施《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指引》,启动VASP发牌制度。同月,《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生效,要求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必须持牌经营。8月,HashKey成为首家向散户开放的持牌交易所。
1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代币化证券的通函,强调其仍属传统证券,须遵守现行证券法规。12月,金管局与证监会联合发布更新版《中介人虚拟资产相关活动通函》,明确虚拟资产ETF可供合规销售。
2024年,香港在稳定币监管、代币化资产和RWA项目等方面继续推进。金管局启动"Ensemble项目"和稳定币监管沙盒计划,探索代币化资产与wCBDC的整合。多个RWA项目成功落地,包括充电桩和光伏电站收益权项目。
2025年初,财政司司长宣布将发布第二份《虚拟资产政策宣言》。2月,华夏基金(香港)获批发行亚太地区首支面向零售投资者的代币化基金。3月,持牌交易所增至10家,证监会发布"A-S-P-I-Re"监管路线图,以五大支柱深化市场发展。
香港监管体系的特点
香港采取基于现有法律架构的"加盖式监管"策略,通过发布指引或通函对数字资产进行"打补丁"式监管。这种方式反映了香港认为虚拟资产本质上与传统金融资产相似,可纳入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管理。
香港的监管重点在于守住金融合规、反洗钱和投资者保护三道防线。这种方法既降低了监管协调成本,也为金融机构与新兴技术企业搭建了桥梁,有利于制度转型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总体而言,香港的虚拟资产监管政策呈现出渐进式、包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也为创新留出了空间。这种平衡策略有助于香港在全球虚拟资产领域保持竞争力,同时维护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