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加密投资新格局:东西方生态分化与未来挑战
地理变异与资本生态:加密投资的东西分野
在加密货币投资领域,我们正见证一场地理变异。某些华人投资机构由于在BTC二层赛道上的亏损而选择收缩,转向二级市场或专注已投项目的退出。与此同时,硅谷巨头依旧坚持长期主义,继续大举募资,扩大投资规模。
这种分化反映了更深层的生态差异。西方主导概念创新和资本集中,东方则负责项目开发和提供流动性。尽管华人背景的交易平台仍然掌控大量流动性,但整个行业都在追求"国际化",逐渐远离华语市场。
从交易所到稳定币再到合规层面,东方似乎都呈现出落后的态势。这种趋势在Web3时代更加明显。随着某些AI模型的"外销转内销",传统风投开始复苏,但"美元+离岸+风投+中国市场"的模式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地方政府和国有资本更关注"硬科技"和本地化发展。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复杂。硅谷投资机构天然具备全球视野,其投资标的往往嵌入全球信息资本主义平台。相比之下,华人投资机构难以直接拥抱本土市场,只能依靠西方光环,通过出售华语市场流动性来与同行竞争。
在这种格局下,某些投资巨头可以承受多次失败,直到下一个颠覆性公司出现。而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如何在这场地理变异中找准定位,将是一个长期挑战。
动员与投机:中文加密市场的未来
纵观西方历史,金融常常被用作一种动员工具。荷兰和英国的成功案例证明,社会参与和金融创新对国家命运至关重要。
在当前加密市场,不同投资机构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的专注交易类产品,有的则坚持个人审美偏好。创新往往发生在个人内心,而非社交媒体的高地。真正的创始人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资金或名声,更是关键节点的扶持。
然而,未来并非必然进步。各类平台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领主",以进步之名阻碍后来者。我们需要新的创新路径和突破口。
目前,东方市场似乎沦为代币倾销地,尽管拥有庞大流动性,却难以应对西方资本、政策和交易所的挑战。投机与长期主义的矛盾日益凸显。真正的长期主义者首先要解决如何存续到理念被证实的那一天。
结语
在这场浪潮中,真正的英雄色彩正在显现。文化传统可能成为项目的负担,而依赖不合理条款吸引投资的项目注定难以长久。
东西方的失衡由来已久,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似乎早有预兆。关键在于,当代加密从业者能否利用本土的流动性优势,打造面向全球的公共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和回报。这将是一个艰巨但值得期待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