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美联储会议要放大瓜么? 来细说细说…



来,超级宏观消息的一周从今晚上就要开始了... 现在还是最风平浪静的时候
今晚8点15, ADP就业人数..
8点半 二季度GDP..

目前机构在GDP上给出的大多偏好的预测,2~3%的都有,其中相对准的GDPNOW的模型给出了2.9%的预测.. (GDPNOW都是实时更新数据更新模型数据)
GDP 其实会给鲍威尔很大压力.. 因为如果公布出来ADP就业好, GDP增速还快,同时7月15公布的CPI(通胀) 还是上涨的.. 那这一切 经济强劲,就业好,通胀控不下来的一套逻辑,完全就是鲍威尔要继续维持高利率,不会降息的逻辑...
现在市场已经押注7月不会降息,今年年内2次降息,9月第一次降息概率大于65%.. (7月之后今年就只有9月,10月,12月三次FOMC会议了)

正如昨天分析的,如果美联储内部有想9月降的话,那鲍威尔现在吹一些鸽派言论的概率相对也比较大 (一来安抚市场,二来不要让下一次给市场太大影响)

但是如果经济和通胀数据又非常反降息的话.. 再加上老川上周才去了美联储,才给鲍威尔一大波压力..
今晚鲍威尔估计亚历山大.. 究竟要怎么说呢?还是继续头铁 “ 等进一步数据”么?

同时还有一个瓜可以吃..
号称美联储传声筒的Nick在昨天放完这次讲话可能偏鸽的风之后.. 今天再次放风,表示今天的FOMC会议的决议,可能会罕见的有两个理事投反对票... 这种情况,在过去30多年(或259次政策会议)中从未发生过。
甚至还引用了一句话:“老川迟早会对每一个制度施加影响,也许现在轮到美联储无法再抵抗了。”

这是什么瓜? 展开说一下...
美联储由12名投票成员组成,包括7名理事和5名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在绝大多数的决议里,也许在会议上会有分歧,但是最终公布的时候,通常都会达成一致同意,来维持联储在公众面前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历史数据显示2008-2013年间,FOMC会议平均每场最多也就一个反对票。 大多都是地区行长。 理事级别的反对非常罕见。

而外界推测,这次有可能投反对票的两个理事是沃勒和鲍曼,这俩人之前一直偏鸽派,主推降息.. 也都是老川之前任命的人选.. 可以说是老川的人..

所以,在当前这么一个时间点里:
1 美股在高位
2 通胀还在2%以上而且7月CPI还涨了一点..
3 市场押注9月降息,期待7月开始吹风..
如果今晚的FOMC会议公布出来,虽然内部还是继续维持鹰的立场继续不降.. 但是又有两位理事(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成为明年鲍威尔的接班人)同时跳反的话....
这会打破美联储30年的“一致性”,这不仅反映了内部决策的分裂,也暗示着Nick的那句话... 老川给的压力可是越来越大了.. 美联储还能顶多久?

好吧.. 瓜吃完了,具体这个瓜大不大就看今晚的公布了..

虽然这个瓜对于今晚的交易思路其实并没有很大帮助... 因为我们也没有办法提前去预测今晚的结果以及老鲍会不会放鸽....

好吧回顾一下昨天思路,11.80上下200分仓挂的区间,11.82吃到头仓之后上去11.90走了.. 再下来的时候目前11.78也进去了.. 这个低多继续拿着.. 大概拿到今晚FOMC会议之后. 到11.90附近还是继续回走一点..

目前技术面上看还是继续震荡等晚上大消息吧..
现货的挂单下面支撑在11.68w, 上面的压力11.90w有一点小的 还有就是12w下方一波中的..
合约方面的挂单,刚刚11.90~12w的一堆全撤了.. 不知道为啥..

所以今晚的场景,因为现在拿着半仓的低多,最理想的还是先冲一波... 可以下一波车,然后 GDP数据公布,如约2.8,2.9附近.. 利空往下插跟针重新上车... 然后FOMC会议放鸽冲个12W+ 把 12.1W附近的空头清算一波...
是不是想太多? 哈哈

anyway,这就不管了,总之今晚要想空的条件只有: 1 GDP数据公布前, 2 价格来到11.90附近.. 如果GDP公布利空那就顺势吃一波就跑,如果GDP公布利多那就更跑.. (这就意味着GDPNOW数据出问题了.. 那.. 也许就是内部开始为降息人为造数据了) FOMC会议前坚决不空... 总之今晚空感觉风险略大.. 可以不做..

低多的话,昨晚已经上车了,也可以等GDP数据插针再接.. 如果GDP数据不往下插那今晚就不要押低多了吧..
如果今晚意外放鹰,破11.50w抽不回来跑路..
ADP0.2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