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Web3创新: 人脸NFT背后的隐私计算网络解析
人脸数据与NFT的创新结合:深入解析隐私计算网络
近期,一个允许用户将人脸数据铸造为NFT的项目引发热议。该项目自4月底上线以来,已有超过20万枚NFT被铸造,热度可见一斑。这个看似简单的人脸数据上链+NFT组合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深层次的技术创新。
本文将深入探讨该项目的目的、技术原理以及更广泛的Web3与AI融合趋势。
人机识别的持续对抗
该项目的核心目的并非单纯将人脸数据铸造为NFT,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来判断用户是否为真人。这一需求源于Web2和Web3环境下持续存在的人机对抗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恶意Bot占据了整个互联网流量的27.5%。这些自动化程序可能会对服务带来灾难性后果,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以抢票为例,作弊者通过虚拟账号大幅提高成功率,普通用户几乎毫无胜算。
Web2环境下,服务商通过实名认证、验证码等方式区分人机。但随着AI的发展,传统验证方式面临挑战。Web3环境下,人机识别同样是强需求,特别是在空投、高风险操作等场景。
然而,在去中心化的Web3环境中实现人脸识别,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构建去中心化的机器学习计算网络?如何保护用户隐私?如何维护网络运行?
隐私计算网络的创新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某团队基于全同态加密(FHE)构建了一个创新的隐私计算网络,旨在解决Web3中AI场景的隐私计算问题。
该网络的核心是经过优化的FHE技术,通过应用层、优化层、算术层和原始层的分层设计,使其适配机器学习场景。这种定制计算相比基本方案可提供千倍以上的加速。
网络架构中包含数据所有者、计算节点、解密器、结果接收者四类角色。其工作流程大致为:
该网络采用开放API,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同时,端到端加密保护了数据隐私。网络还结合了PoW和PoS机制进行节点管理和奖励分配,平衡了计算资源和经济资源。
FHE技术的优势与局限
FHE作为该网络的核心技术,与零知识证明(ZKP)等方案相比各有优劣。FHE侧重于隐私计算,而ZKP侧重于隐私验证。相较安全多方计算(SMC),FHE在某些场景下更具优势。
FHE实现了数据处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但也带来了运算速度的牺牲。近年来,通过算法优化和硬件加速等方法,FHE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但与明文计算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结语
这种结合人脸数据、NFT与隐私计算的创新尝试,为Web3与AI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尽管底层技术仍存在局限,但随着不断突破,这类解决方案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潜力,推动隐私计算与AI应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