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的价值反思:超越金钱至上的思维模式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智慧、财富、力量、独立性和自由精神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前途。这一观点源自梁启超在1900年写的《少年中国说》,是他在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深刻反思。梁启超将中国强盛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认为青年如何看待世界、行事处事和判断是非,将塑造国家的未来。

如今,我们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审视自身的精神状况了。国家发展迅速,机会处处,人们忙于追逐金钱,将赚钱视为首要目标,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标准似乎仅限于"是否能赚钱"、"对我有何好处"等功利性考量。社会倾向于用"富人"和"穷人"来划分阶层。精神层面的富足逐渐变得小众,被视为"清高"、"不合群"或"不接地气"。这种氛围甚至让人在表达这些观点时感到底气不足,仿佛与主流格格不入。

在区块链行业,尤其是所谓的"币圈",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反映了这个领域的快节奏。在这里,人们似乎没有时间思考,一切都围绕着"赚钱"展开。"能否赚钱"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许多人为了投身这个行业而辞去原有工作,有的炒币,有的加入区块链公司,有的发行新币。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币圈惊人的造富效应,动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回报率让人趋之若鹜。然而,这些是否真实可靠?这种氛围会对正在形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年轻人产生什么影响?年轻人容易被金钱诱惑,尤其是当致富似乎变得轻而易举。

近期,一段录音中某位业内知名人士总结了一套获取财富、吸引投资者的方法论,引发了广泛讨论。令人惊讶的是,即使被这种方式损害的人仍然盲目追随。在当前的币圈环境中,"社群"、"社区"、"IP"等概念已经偏离了原本的含义,更多地被用作吸引新投资者或再次从老投资者身上获利的工具。

事实上,打造个人IP、组建技术团队等策略在互联网行业中并不罕见。币圈中许多人热衷于建立社群、塑造个人IP,这导致大量媒体和公众号的涌现。《乌合之众》一书对币圈的现状颇为贴切,它描述了群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如何做出决策。币圈的社群就是典型的"乌合之众",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决策往往被少数"大佬"左右,随后的代投和接盘行为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这样的社群真的能创造价值吗?有人可能认为自己不会成为最后的接盘侠,但能否保证每次都不是呢?即使是所谓的"大佬"们也无法做出这样的保证,最近他们之间的争执就是明证。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为社会、为行业带来了价值和进步?我们应该引导年轻人创造价值、推动进步,而不是将赚钱作为唯一标准,认为不赚钱就是愚蠢的。面对任何区块链项目,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这个项目能带来什么实际价值?炒作需要热点,比如人工智能,但炒作并不一定能创造真正的价值。所以,当看到热门项目时,大家不要冲动,要先考虑这个项目除了投机和炒作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实际作用。不要只关注团队、顾问、股市表现或热度,而要着眼于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

我们的发展已经很快了,现在需要放慢脚步。我们应该专注于攻克技术难关,努力让中国在开源公链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应该耐心构建生态系统,让区块链为实体经济赋能,而不是消耗资源。我们应该细心培养年轻一代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区块链行业和国家才有希望。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成为教育者、IP、社群管理者、币圈投资者或文章作者。找准自己的定位,踏实工作,才能迎来真正的成功。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Degen Recovery Groupvip
· 07-08 22:18
唉 精神贫穷才是最穷的吧
回复0
币圈塔罗师vip
· 07-08 22:14
有钱就是本事 物质第一
回复0
OnChain_Detectivevip
· 07-08 21:57
发现模式:开发者需要价值,而不仅仅是代币收益……保持警惕,朋友们
查看原文回复0
Token_Sherpavip
· 07-08 21:56
唉... 另一个需要修正的庞氏经济思维
查看原文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