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万纪念】晒出我的Gate时刻,解锁限量好礼!
Gate用户突破3000万!这不仅是数字,更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开通账号的激动,抢购成功的喜悦,或陪伴你的Gate周边吗?
📸 参与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广场晒出你的故事,一起见证下一个3000万!
✅ 参与方式:
1️⃣ 带话题 #我的Gate时刻# ,发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视频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参与浏览量前10额外奖励
推特回链请填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独家奖励:
🏆 创意大奖(3名):Gate × F1红牛联名赛车模型一辆
👕 共创纪念奖(10名): 国际米兰同款球员卫衣
🥇 参与奖(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奖(10名):Twitter前10浏览量,送Gate × 国米小夜灯!
*海外用户红牛联名赛车折合为 $200 合约体验券,国米同款球衣折合为 $50 合约体验券,国米小夜灯折合为 $30 合约体验券,品牌抱枕折合为 $20 合约体验券发放
🧠 创意提示:不限元素内容风格,晒图带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周边产品、GT图案、活动纪念品、活动现场图等均可参与!
活动截止于7月25日 24:00 UTC+8
3
区块链行业的价值反思:超越金钱至上的思维模式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智慧、财富、力量、独立性和自由精神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前途。这一观点源自梁启超在1900年写的《少年中国说》,是他在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深刻反思。梁启超将中国强盛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认为青年如何看待世界、行事处事和判断是非,将塑造国家的未来。
如今,我们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审视自身的精神状况了。国家发展迅速,机会处处,人们忙于追逐金钱,将赚钱视为首要目标,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对于事物价值的判断标准似乎仅限于"是否能赚钱"、"对我有何好处"等功利性考量。社会倾向于用"富人"和"穷人"来划分阶层。精神层面的富足逐渐变得小众,被视为"清高"、"不合群"或"不接地气"。这种氛围甚至让人在表达这些观点时感到底气不足,仿佛与主流格格不入。
在区块链行业,尤其是所谓的"币圈",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币圈一天,人间一年"的说法反映了这个领域的快节奏。在这里,人们似乎没有时间思考,一切都围绕着"赚钱"展开。"能否赚钱"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许多人为了投身这个行业而辞去原有工作,有的炒币,有的加入区块链公司,有的发行新币。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币圈惊人的造富效应,动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回报率让人趋之若鹜。然而,这些是否真实可靠?这种氛围会对正在形成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年轻人产生什么影响?年轻人容易被金钱诱惑,尤其是当致富似乎变得轻而易举。
近期,一段录音中某位业内知名人士总结了一套获取财富、吸引投资者的方法论,引发了广泛讨论。令人惊讶的是,即使被这种方式损害的人仍然盲目追随。在当前的币圈环境中,"社群"、"社区"、"IP"等概念已经偏离了原本的含义,更多地被用作吸引新投资者或再次从老投资者身上获利的工具。
事实上,打造个人IP、组建技术团队等策略在互联网行业中并不罕见。币圈中许多人热衷于建立社群、塑造个人IP,这导致大量媒体和公众号的涌现。《乌合之众》一书对币圈的现状颇为贴切,它描述了群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如何做出决策。币圈的社群就是典型的"乌合之众",在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下,决策往往被少数"大佬"左右,随后的代投和接盘行为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这样的社群真的能创造价值吗?有人可能认为自己不会成为最后的接盘侠,但能否保证每次都不是呢?即使是所谓的"大佬"们也无法做出这样的保证,最近他们之间的争执就是明证。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为社会、为行业带来了价值和进步?我们应该引导年轻人创造价值、推动进步,而不是将赚钱作为唯一标准,认为不赚钱就是愚蠢的。面对任何区块链项目,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这个项目能带来什么实际价值?炒作需要热点,比如人工智能,但炒作并不一定能创造真正的价值。所以,当看到热门项目时,大家不要冲动,要先考虑这个项目除了投机和炒作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实际作用。不要只关注团队、顾问、股市表现或热度,而要着眼于项目的实际应用价值。
我们的发展已经很快了,现在需要放慢脚步。我们应该专注于攻克技术难关,努力让中国在开源公链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应该耐心构建生态系统,让区块链为实体经济赋能,而不是消耗资源。我们应该细心培养年轻一代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区块链行业和国家才有希望。
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成为教育者、IP、社群管理者、币圈投资者或文章作者。找准自己的定位,踏实工作,才能迎来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