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上海扎根、香港開花:數字人民幣與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雙軌加速」
撰文:葉開,華夏數字資本
引言
今天傳出一些謠言:「京東螞蟻被央行拒絕退出穩定幣牌照」,然後很多網紅很快又刪掉了,這就是缺智商。雖然香港穩定幣條例和新的指引結合起來,多了很多限制看起來要廢,但其背後的邏輯本質是什麼?更多的是限制美元穩定幣,留出空間給離岸人民幣穩定幣;限制穩定幣散戶,先做大機構市場穩定幣。
而京東螞蟻被央行拒絕,不是被退出穩定幣牌照,很大概率源自於被拒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Joycoin 的目標是港元穩定幣,離岸人民幣穩定幣的會先來自於涉銀行業務的中資機構(在港而言中資機構是指駐港央國企金融機構),而不是京東螞蟻。
從這個話題引起來,我們聊聊香港穩定幣、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和數字人民幣的可能性,在這裏爲了不給監管添堵,聲明一下:劇情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正文
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實施前兩天,鳳凰網數字經濟頻道採訪華夏數字資本對於穩定幣條例解讀,其中問到一個問題:請比較形象的描述一下數字人民幣和穩定幣的關係。我用一棵大樹來比喻:數字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像一棵新金融大樹,從上海臨港自貿區的「黑土地」扎根,莖幹由央行背書的數字人民幣數據脈衝構成,枝葉在香港的海風中舒展,結出一枚枚「CNHC」離岸果實。這棵植物的生長是有計劃的,不是機械化運作,而是有機共生。數字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並非相互替代,而是通過「雙軌制」模式,共同推動人民幣在全球的流通。
根系、莖幹與葉片:如何理解「雙軌」模式
1.上海根系:深扎實體經濟的基礎
作爲最大的在岸人民幣中心,上海臨港自貿區被看作這棵植物的根系,支撐着人民幣的核心生態。電子圍欄裏的跨境電商、汽車出口、綠色能源裝備等「大額 B 2 B 結算」交易,採用數字人民幣作爲入口,再通過央行接口轉化成香港沙盒內的 CNHC 穩定幣,讓企業在鏈上進行支付。這種模式確保資金保持在貿易閉環內,不受外部資本流動的幹擾。通過這種方式,企業能夠在數分鍾內完成支付,遠超傳統SWIFT需要 2-3 天的結算時間。
根系的目標是通過這些大宗交易爲人民幣穩定幣注入充足的流動性,樂觀預計到 2030 年,跨境支付規模可達到 1 萬億元,鏈上RWA融資達到 5000 億元,逐步擴展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
2.數字人民幣:站在中央的堅韌莖幹
數字人民幣就像是一條堅固的管道,承載着人民幣的支付網絡。它連接上海的根系和香港的枝幹,起到了關鍵的連接作用。在上海,數字人民幣主要處理境內的人民幣資金拆借和結售匯;一旦資金跨境,它會通過央行接口批量轉換成 CNHC,再進入海外市場。
這種中央控制的設計既保障了監管的有效性,也提供了靈活的資金流動渠道。通過這種「冷暖交換閥」,央行能夠對境內外資金流動進行有效監管,同時給出足夠的自由度支持跨境支付。
3.香港 CNHC:面朝全球的綠色枝葉
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作爲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其作用就像是這棵植物的枝幹和綠葉,面向全球市場。CNHC 除了作爲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鏈上共識「票據」,還被設計成適合跨境支付的小額支付工具,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流通。香港金管局的要求非常嚴格,確保每個 CNHC 都能 1:1 錨定人民幣現金或高流動性票據,並允許多鏈發行。
香港的 CNHC 不僅能夠服務國際貿易、資本流動,還能夠在綠電算力資產、能源礦產資源、港股代幣化清算等人民幣計價資產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市場研究表明,如果 CNHC 能實現 4 倍加槓杆,足以支撐 40 萬億人民幣的年貿易清算量。這使得人民幣在東亞、中亞、中東走廊和全球貿易中,逐漸與美元穩定幣同場競技。
如何讓根系爲 CNHC 葉片提供養分
整個資金流動的過程像是一個精密的生態系統,確保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在國際市場上的流動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推演的人民幣資金流轉過程(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1)FT 帳戶和電子圍欄鏈:在上海自貿區,人民幣先通過 FT 帳戶轉化爲可出海的數字人民幣,並加以監管。
(2)央行跨境四通閥:央行通過「冷暖交換閥」進行身分和貿易真實性的校驗,確保合規性。
(3)滬港雙域橋:資金從上海的數字人民幣批量進入香港托管行的儲備池,轉化爲香港的 CNHC。
(4)多鏈同步鑄幣:CNHC 根據儲備餘額,由持牌的香港穩定幣發行人在多個區塊鏈平台上同步發行,涵蓋以太坊、Solana、BNB 鏈等。
(5)反向贖回:通過香港的清結算行(中銀香港)或做市商,用戶可通過四通閥將 CNHC 兌換爲數字人民幣並返回國內進行使用。
這一整套流程像是金融市場的「三防隧道」,既防止資本外流,也確保貿易合規。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來說,這個過程幾乎是「飛速通關」。
雙軌監管技術體系
爲確保「雙軌模式」下人民幣跨境資金流動的安全與合規,上海與香港的監管機構可以分別構建嚴密、高效的監管技術體系:
上海端,以「FT 帳戶」和「電子圍欄」技術爲核心,通過建立專門的自由貿易帳戶(FT 帳戶),實現資金在帳戶內閉環流動、精準監測,配合央行與商業銀行協同的資金進出管理,確保每筆資金的跨境流動都基於真實貿易背景。同時,利用電子圍欄技術實現資金用途的精準管控與定位追蹤,確保資金只用於合規的跨境貿易支付。央行在上海的跨境四通閥設置跨境資金「身分驗證與真實性審核」接口,對數字人民幣跨境批量轉換成 CNHC 前進行逐筆真實性、合規性審核,運用鏈上鏈下數據融合技術,通過 AI 與大數據分析進行動態實時風險監測,防範洗錢和資本外逃風險。
香港端,在《穩定幣條例》基礎上,香港金管局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建立嚴格的「儲備資產托管與透明度機制」,通過指定本地托管銀行(如中銀香港)對 CNHC 儲備資產進行隔離托管與定期審計,運用區塊鏈上的「資產實時透明度證明」(Proof of Reserve)技術,實現鏈上儲備餘額與鏈下托管資金的實時對帳與同步更新。此外,CNHC 的多鏈發行過程,依托分布式帳本的不可篡改性和鏈上追蹤技術,通過鏈上智能合約實現每筆跨鏈資產的實時登記、追蹤和交易歷史的永久可查性,確保資金流動過程完全透明化、可監管。
通過上述一整套監管技術手段,上海與香港可以構築起嚴密的跨境資金監管體系。資金在鏈上每一次流動都能被精準監測、追溯到最初源頭,既防止了資金非法外流,又保障了跨境支付的高效運行與資金安全。這種雙域聯動的監管技術創新,爲未來人民幣國際化與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全球流通提供了堅實的監管基礎和技術支撐。
雙軌制的意義、風險和挑戰
「數字人民幣+人民幣穩定幣」的雙軌模式,並不是簡單地一分爲二,而是一種兼顧效率與安全、央行監管與市場活力的平衡設計。從支付效率看,單靠央行主導的數字人民幣體系,雖然穩健合規,但因爲運行在許可鏈上,跨鏈能力有限,很難覆蓋全球 7×24 小時的實時跨境交易需求。而如果完全依賴市場化的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CNHC,又容易面臨儲備資產波動、風控失效等系統性風險,一旦脫錨,可能引發信心危機。
雙軌制正是爲了解決這一「兩難」:數字人民幣像主幹道,負責保障主權、身分合規和資金流動的正本清源;CNHC 像輔路和支線,快速靈活、低成本地延伸到全球每一個有人民幣需求的角落。
正如國際清算銀行(BIS)所強調的那樣:「央行是主根,私營機構是分支」,雙軌制的關鍵在於央行掌握根本控制權,同時釋放市場力量去延展邊界。
當然,這種架構也並非沒有挑戰。例如,如果香港利率大幅波動、儲備資產收益跟不上,CNHC 可能被集中拋售,帶來脫錨風險;而在其他地區政策尚不明朗的情況下,鏈條延伸可能中斷,影響貿易閉環;此外,一旦央行主導的跨境系統出現技術故障,雙軌之間的橋梁也可能失效。因此,雙軌制的未來既充滿想象空間,也需要制度、技術與全球協調的多重護航。
綜上所述,「數字人民幣與離岸人民幣穩定幣」雙軌模式體現了金融科技與政策監管之間的精妙平衡。上海作爲人民幣在岸生態系統的根系,和香港作爲面向全球的離岸人民幣金融樞紐,正在形成強大的合力,推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HC)逐步走向全球舞臺。盡管這一過程伴隨技術、政策與市場風險,但在明確監管、有效風控和技術創新的協同作用下,人民幣雙軌模式預計將成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極具競爭力的創新範式。展望未來,隨着更多全球地區的政策協同與技術完善,更多的全球資產以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計價,人民幣有望在全球數字經濟浪潮中佔據更加主動和關鍵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