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萬紀念】曬出我的Gate時刻,解鎖限量好禮!
Gate用戶突破3000萬!這不僅是數字,更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次開通帳號的激動,搶購成功的喜悅,或陪伴你的Gate週邊嗎?
📸 參與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廣場曬出你的故事,一起見證下一個3000萬!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我的Gate时刻# ,發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視頻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參與瀏覽量前10額外獎勵
推特回鏈請填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獨家獎勵:
🏆 創意大獎(3名):Gate × F1紅牛聯名賽車模型一輛
👕 共創紀念獎(10名): 國際米蘭同款球員衛衣
🥇 參與獎(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獎(10名):Twitter前10瀏覽量,送Gate × 國米小夜燈!
*海外用戶紅牛聯名賽車折合爲 $200 合約體驗券,國米同款球衣折合爲 $50 合約體驗券,國米小夜燈折合爲 $30 合約體驗券,品牌抱枕折合爲 $20 合約體驗券發放
🧠 創意提示:不限元素內容風格,曬圖帶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週邊產品、GT圖案、活動紀念品、活動現場圖等均可參與!
活動截止於7月25日 24:00 UTC+8
3
黑鏡劇情成真?中國打造 6 毫米蚊型間諜無人機,微型軍武成台灣國安新威脅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最新研發出一款比指尖還小、外型如蚊子的微型飛行機器人,具備高度隱密與監控能力,並已在當地軍事頻道上公開亮相。即便開發者強調其設計目的為偵察任務,但仍引發全球對其可能被用於間諜活動、生物攻擊與殺傷行動的嚴重擔憂。
像蚊子卻不是蚊子:中國曝光微型間諜機器人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中國軍事頻道 CCTV-7 近日播出了一段引發關注的畫面,一名來自中國國防科技大學 (NUDT) 的研究生手持一台「蚊型飛行機器人」,並稱其專為「資訊偵察與戰場特殊任務」設計。
節目曝光了多款飛行裝置,它們外型如昆蟲,體長大多僅 0.6 公分,具有黑色細長機身和葉片狀黃翼與三至四條細腿,同時更內建高度精密的通訊模組、攝影鏡頭、感測器與飛行控制設備:
這些微型無人機能以手機遠端遙控飛行,藉此進入傳統雷達與監控系統無法偵測的區域,在穿越敵方防線、近距離監控,甚至混入人群執行特定任務上有著莫大幫助。
作為中國在微型機器人領域的重大研發之一,對台灣而言,也無疑將對我國的軍事與政治設施的潛在入侵構成威脅,成為資安與國安的新破口。
(台灣有事!日媒發佈衛星空拍畫面顯示中國軍方複製台北市中正區)
新型生物戰?專家擔憂微型機器人恐成致命武器
報導指出,除了偵察與監控用途外,這類無人機更可能成為迷你生化武器。英國學者 Tracey Follows 擔憂,未來如果無人機能自主飛行、辨識目標,甚至搭載病原體,將能進行小規模生物攻擊,形同一場需要和隱形敵人作戰的「無聲戰爭」。
黑鏡:全網公敵 劇照
這不免讓筆者聯想到知名影集《黑鏡:全網公敵》中機器蜜蜂殺人的情節,微型武器一旦真正上了戰場,後果將不堪設想。
台灣的隱形國安破口?從實體戰爭轉向「無聲」作戰
在傳統軍武主戰場之外,這類微型裝置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代表著中國軍事戰略中「灰色地帶作戰 (Grey Zone)」的延伸:不開火且不宣戰,但透過認知與文化洗滌,一步步削弱對手的信心與防衛實力。
對台灣而言,未來的國防挑戰不再只有共機和飛彈試射,更是來自這些難以發現、追蹤並遏止的微型威脅。這也代表國安部門必須重視該戰場,延伸防禦能力。包括發展更精密的防滲透機制、偵測和反無人機系統,並建立面對心理戰與假訊息攻擊的社會應變體系。
(中國用 AI 深偽台灣軍事演習,市議員被改口稱「解放軍打來就投降」)
全球進入微型軍武競賽:台灣準備好了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並非唯一開發微型武器的國家。包括挪威的 Black Hornet 和哈佛的 RoboBee 等,都已在全球掀起微型無人機軍備競賽。這些飛行裝置在戰場上除了攻擊用途,也可能應用於資訊情蒐和即時精密醫療等領域。
從戰機戰艦到微型間諜無人機,中國正在快速擴張其軍事技術。即便這些技術不一定會出現在大規模戰爭場景,卻有可能在某個平凡日子裡,悄悄透過貿易運輸或物流,進入台灣的空域、政府建築、甚至民眾的生活周遭。
如今,台灣若要真正守住安全,則必須留意並防範那些看不見、聽不到、卻正在悄然靠近的微型威脅。
這篇文章 黑鏡劇情成真?中國打造 6 毫米蚊型間諜無人機,微型軍武成台灣國安新威脅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