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百萬加密貨幣盜竊案暴露數字資產法律定性難題
加密資產盜竊案揭示法律定性爭議
近期,一起涉及百萬加密貨幣的盜竊案件引發了廣泛關注。該案不僅暴露了數字資產領域的潛在風險,更凸顯了我國司法系統在處理加密資產相關案件時面臨的挑戰。
2023年5月,上海居民歐某發現自己存儲在某錢包中價值百萬的加密貨幣憑空消失。經過調查,歐某發現自己的錢包中存在一個能自動獲取私鑰的惡意程序。隨後,歐某通過技術手段追蹤到了可疑人員信息,並於8月向公安機關提交了刑事控告。
案件調查顯示,三名犯罪嫌疑人劉某、張某1和董某2是該錢包的前端開發工程師。他們在錢包中植入了後門程序,非法獲取用戶的私鑰和助記詞。據悉,三人共獲取了27622條助記詞和10203條私鑰,涉及19487個錢包地址。
然而,案情出現了意外轉折。檢方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實際轉走歐某加密貨幣的是另一名前員工張某2。張某2早在2021年就在客戶端代碼中植入了收集用戶私鑰的程序,並於2023年4月利用這些信息盜取了歐某的加密貨幣。
最終,上海市徐匯區法院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判處四名被告有期徒刑三年,並處以罰金。其中,張某2在賠償部分損失並獲得被害人諒解後,被處以同樣的刑罰。
這一判決引發了法律界的討論。有觀點認爲,將加密資產視爲單純的數據而非財產,可能無法充分反映犯罪行爲的本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判例開始承認加密資產的財產屬性,認爲其可以成爲侵財類犯罪的對象。
有法律專家指出,本案更適合以職務侵佔罪定罪量刑。理由是被告利用職務之便,侵佔了公司托管的用戶資產。這一定性不僅能更準確地評估犯罪行爲的性質,還可能導致更嚴厲的處罰。
這起案件揭示了我國在處理加密資產相關犯罪時面臨的法律挑戰。隨着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法律界需要與時俱進,爲加密資產的法律屬性提供更明確的定義,以便在未來的司法實踐中提供統一、明確的指導。
我的意见如下:
典中典 又没收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