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MBG任务挑战# 發帖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想要瓜分1,000枚MBG?現在就來參與,展示你的洞察與實操,成爲MBG推廣達人!
💰️ 本期將評選出20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可輕鬆獲得50枚MBG!
如何參與:
1️⃣ 調研MBG項目
對MBG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MBG相關活動(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現貨交易),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現貨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MBG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下列活動連結):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質押ETH、MBG即可免費瓜分112,500 MBG,每小時領取獎勵!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過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請好友註冊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Web3發展重現互聯網軌跡 從概念驅動到結構沉澱
Web3 正在重復互聯網的發展軌跡
商業的底層邏輯從未改變。無論是 Web2 還是 Web3,繁榮背後都遵循着相同的路徑,只是這次敘事套上了協議,資本隱藏在代碼中。
回顧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路徑清晰可見:概念驅動、融資先行;補貼拉新、資本推動;精細運營、追求盈利;平台轉型、技術重構。如今的 Web3 也正循着類似的軌跡前進。
過去一年,項目間的競爭演變成了以 TGE 和空投爲手段的用戶爭奪戰。沒有人想落後,但也沒人知道這場"換用戶"的比賽還能持續多久。讓我們回顧互聯網的發展歷程,看看 Web3 是如何走到今天,又可能走向何方。
互聯網行業發展階段回顧
1. 敘事驅動階段(2010年前)
這是一個由"名詞"定義趨勢的年代。"互聯網+"成爲萬能鑰匙,只要套上這三個字就能吸引資金和關注。創業者先造概念寫BP,投資人追逐"新、大、好想象"的故事。O2O、社交電商等概念輪番上陣,項目估值飛漲。核心資產是一份能講好故事的融資PPT。這是一個"誰先站位,誰就有機會"的時代。
2. 燒錢擴張階段(2010-2018)
從滴滴快的大戰到共享單車混戰,整個行業陷入統一打法:用資本換規模、用價格換習慣、用虧損換入口。誰能多燒一輪融資,誰就能繼續擴張。"搶佔用戶"成爲首要目標,產品體驗和效率都退居其次。補貼大戰愈演愈烈,低價幾乎成爲標配。這不是比拼產品,而是比拼燒錢能力和"圈地"速度。
3. 精細運營階段(2018-2022)
隨着流量紅利消退,獲客成本持續上升,行業不得不面對"增長後如何落地"的現實問題。大量依賴融資的"故事型"項目退場,一批真正跑通商業模式的項目脫穎而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通過真實場景與系統能力,完成了商業模式閉環。增長不再是唯一目標,能否將增長轉化爲結構性留存和價值沉澱成爲關鍵。
4. 生態定型與技術變革階段(2023至今)
平台間的競爭從用戶爭奪轉向生態能力比拼。真正的護城河在於系統內循環是否高效、穩定、自洽。新玩家想要突圍,只能在結構邊緣或技術斷點尋找機會。騰訊、阿裏等巨頭通過生態整合尋求效率提升。在這種結構性收斂的環境中,字節跳動成爲異類,通過推薦算法重構內容分發,繞過既有路徑重建增長結構。
Web3 的發展階段
Web3 的起點建立在去中心化金融、智能合約與鏈上基礎設施之上,試圖將"所有權"打碎、分發,並在鏈上重組新的組織結構與激勵機制。它的發展路徑與 Web2 高度相似,可粗略劃分爲四個階段:
1. 概念驅動階段
以太坊上線後,ERC-20 標準降低了資產發行門檻,"技術敘事+合約部署+代幣激勵"成爲早期創業標準模板。不需要完整產品,只要有白皮書、代幣模型和智能合約,就能完成從想法到融資的閉環。ICO 市場在 2017-2018 年爆發式增長,成爲爭議性最強的融資階段。價值由敘事定義,退出靠情緒驅動,項目與資本在流動性驅動的結構中相互尋找確定性。
2. 燒錢擴張階段
始於 Uniswap 的"史上最貴感謝信"。空投從選項變成標配,項目方用代幣購買用戶行爲。大量項目陷入"激勵驅動而非價值驅動"的增長幻覺。鏈上數據飆升,但 TGE 後活躍度直線下降。空投邊際效應快速衰減,缺乏商業場景和產品能力的項目難以留存用戶。
3. 商業驗證階段
項目方開始思考:爲哪個場景解決什麼問題?誰是關鍵貢獻者?TGE後場景是否依然成立?關鍵詞變爲:使用場景、用戶需求、產品結構。圍繞真實場景構建的項目逐步生根發芽,通過垂直場景的正向循環能力構建產業化路徑。
4. 結構沉澱期
真正可正向循環的商業場景成爲項目獲得產業話語權的入場券。行業從項目試驗轉向結構沉澱,不再拼速度而是比拼系統完整度。新項目的突圍機會在於結構"補位"或模型"重構"。AI 驅動的新週期正在到來,有望催生出能在正確切口下迅速跑通結構的突破性項目。
Web3 的未來發展,或將在後區塊鏈時代重構使用路徑、降低協作門檻,催生出一批真正能跑得動的產品與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