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I大模型時代:網路設備需求爆發與投資機遇分析
網路在AI大模型時代的關鍵地位
大模型時代已經開始顯現網路設備需求的爆發。本文將探討網路爲何成爲AI時代的核心環節,並討論未來網路側的創新與投資機會。
網路需求的來源
進入大模型時代,模型體積與單卡上限差距迅速拉大,多服務器集羣成爲解決訓練問題的方案。網路不僅用於傳輸數據,更多用於同步顯卡間的模型參數,對網路密度和容量提出更高要求。
龐大的模型體積意味着:
在追求更大規模數據和參數的同時,提升計算效率成爲縮短訓練時間的關鍵。而擴大"設備數"和提高"並行效率"直接決定了算力。
多卡同步的復雜溝通
大模型訓練中,將模型切分至單卡後,每次計算後都需要進行對齊。All-to-All等操作較爲常見,對網路傳輸和交換提出更高要求。
昂貴的故障成本
大模型訓練往往持續數月,中斷可能需要回到幾天前的斷點重新訓練。網路某一環節的故障或高延遲都可能導致中斷,帶來進度落後和高昂成本。現代AI網路已成爲考驗人類系統工程能力的結晶。
網路創新的方向
硬件隨需求而動,全球算力投資規模已達數百億美元級。"降本"、"開放"和算力規模的平衡將是網路創新的主要議題。
通信介質的更迭
光、銅與硅是三大傳輸介質。光模塊追求更高速率的同時,也開始LPO、LRO、硅光等降本之路。銅纜憑藉性價比佔領機櫃內連接。Chiplet、Wafer-scaling等新技術加速探索硅基互聯上限。
網路協議的競爭
片間通信協議與顯卡強綁定,如英偉達NV-LINK、AMD Infinity Fabric等決定單節點能力上限。IB與以太網的競爭則是節點間通信的主旋律。
網路架構的變化
當前普遍採用葉脊架構,但隨着節點數增多,葉脊架構在超大集羣中成本較高。Dragonfly架構、rail-only架構等有望成爲面向下一代超大集羣的演進方向。
投資建議
通信系統核心環節: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工業富聯、英維克、滬電股份。
通信系統創新環節:長飛光纖、太辰光、源傑科技、盛科通信、寒武紀、德科立。
風險提示:AI需求不及預期,Scaling law失效,行業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