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馬來西亞加密監管雙軌並行 六大持牌交易所格局初顯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監管與市場概況
一、監管框架
馬來西亞採取"雙重監管"模式,主要由國家銀行(BNM)和證券委員會(SC)共同承擔監管職能。BNM負責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不承認加密貨幣爲法定貨幣。SC則將符合條件的加密資產納入資本市場監管體系,視爲證券產品進行監管。
監管制度基於2019年生效的《2007年資本市場與服務法(數字貨幣和數字代幣爲證券)命令》。SC後續發布了多項配套規章,包括《公認市場運營商指引》和《數字資產指引》,對交易所、IEO平台和托管服務進行規範。
具體監管措施包括:
二、交易所監管與市場格局
截至2025年,馬來西亞共有6家獲SC批準的持牌數字資產交易所(DAX):
這些平台均爲RMO-DAX,支持令吉(MYR)充值、提現和兌換。
截至2025年初,獲準上線交易的加密貨幣有22種,包括主流幣、公鏈幣和DeFi幣等。未有穩定幣或隱私幣獲批交易。
Luno是上線代幣最多的平台,幾乎囊括所有受監管幣種。Tokenize次之,支持7種主流幣。HATA和MX Global支持5-10種幣種。
三、資金進出機制與外匯控制
持牌交易所支持以令吉充值與提現。用戶可通過銀行轉帳充值,或將加密資產售出提現至銀行帳戶。也可將合規幣種從個人錢包轉入交易所交易。
爲防止資金外流,監管實施以下措施:
四、資金托管模式與客戶資產保障
馬來西亞採用中心化托管交易模式。平台需確保客戶資產與公司資產嚴格隔離。
SC引入數字資產托管人(DAC)制度,截至2023年底已有3家機構獲原則批準。
多數平台委托第三方國際托管商保管數字資產:
SC要求平台維持1:1準備金比例,定期審計與披露儲備證明,禁止挪用客戶資產。
五、市場現狀與平台競爭格局
馬來西亞加密市場近年穩健增長。2021年底年度交易規模約210億令吉。2022年新增帳戶12.8萬個。
Luno Malaysia市場份額最大,2024年數據顯示:
其他平台各有特色:
投資者以散戶爲主,年輕化明顯。45歲以下佔72%以上。交易活躍度與全球行情相關。
六、未獲許可平台的使用現象與監管態度
部分投資者仍使用幣安、火幣等未註冊平台。SC採取逐步升級的監管行動:
多個國際交易所已退出馬來西亞市場。監管機構對無牌平台採零容忍態度,壓縮非法交易空間。
七、代幣發行制度與IEO平台監管
馬來西亞引入IEO平台模式監管代幣發行。發行主體需滿足註冊地、資本、治理等條件。
兩家平台獲得IEO許可:
合規發行流程包括申請、白皮書披露、平台審核、SC備案等步驟。
代表性案例:
截至2024年底,IEO市場規模仍處早期階段,項目數量有限但合規程度高。
八、可發行代幣的種類與法律地位
馬來西亞將代幣分爲三類:
SC強調,即使傳統資產通過DLT代幣化,仍應視同傳統證券監管。
九、代幣交易與上市機制
IEO發行的代幣需在持牌DAX掛牌交易。上市流程包括:
功能型與證券型代幣在流通機制上無顯著差異。
SC建立二級市場持續監管制度:
十、總結與展望
IEO制度已實現從政策到操作的閉環。公衆接受度處於"理性觀望與小規模參與"狀態。
SC對IEO持"審慎開放"態度,正評估將代幣化擴展至傳統資本市場產品。
未來IEO平台數量和項目類型有望增長。馬來西亞或可借助制度穩定性,吸引更多企業採用合規路徑,推動其成爲東南亞數字金融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