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機構入場與代幣化股票:資深投資經理解析加密市場未來趨勢
機構入場、代幣化股票與流動性變革:資深投資經理前瞻加密市場未來
加密貨幣市場經歷多輪牛熊轉換後,某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Pranav無疑是觀察機構資金流向的最佳視角之一。在最新深度對話中,他揭示了機構投資者正在經歷的策略轉變、流動性代幣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以及對即將到來的代幣化股票浪潮的前瞻性思考,特別是在2022年市場崩盤後,機構如何重新審視其在加密領域的資本配置。
機構資金進入加密領域的方式
機構資金正在逐步進入加密領域,主要表現爲兩種形式:一是資本直接購買相關資產,二是通過資產代幣化建立鏈上產品供他人使用。
這兩類機構羣體有所不同,前者包括購買資產的投資者,後者則是專注於產品開發的機構。當前,全球資本的流動主要由家族辦公室、高淨值個人、捐贈基金、基金會、養老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等掌控,這些資本持有者通常通過被動策略(如ETF)或主動策略(如專業管理者)進行投資決策。
這些資本池以各種方式涉足加密領域,但他們並沒有真正"到來"。家族辦公室可能較早進入,因爲他們看到了流動性方面的回報潛力。去年,許多機構開始購買比特幣ETF,這是一種簡單的接觸方式。另一種方式是通過風險投資,他們找到大型藍籌管理者進行分配。然而,目前仍有許多機構尚未涉足流動性資產或其代理領域。
流動性代幣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自2022年以來,約有600億美元資本流入種子前和種子輪階段的風險投資項目,許多創始人傾向於通過代幣形式實現退出,而非傳統的IPO路徑。從種子輪到IPO通常需要6至8年,而通過代幣發行僅需約18個月。對於某些業務模式而言,代幣形式的退出更具吸引力。
然而,這種趨勢也暴露出市場的流動性問題。許多通過代幣退出的項目在過去12至24個月內,代幣價格普遍下跌,原因是缺乏足夠的市場需求來支撐這些代幣的價值。在傳統金融市場中,風險投資支持的公司在IPO時有深度的公共股權市場作爲支撐,但流動性代幣市場尚未形成類似的生態。
早期投資VS流動性資產:資金配置的轉變
在加密市場中,供需不平衡現象顯著,特別是在流動性方面。由於資本供應不足,而市場對代幣和項目的需求巨大,投資者需在衆多代幣中篩選出具有潛力的項目。現實是,大多數代幣的價值遠低於市場價值。只有極少數有明確產品市場契合、能產生收入並回饋token持有人的項目才值得關注。
若未來除比特幣、以太坊和穩定幣之外的所有加密貨幣市值實現數倍增長,某些項目將直接受益於這一趨勢,其代幣可能吸引大部分價值流入。這類投資被認爲風險調整後具有較高回報潛力,同時保留了流動性優勢。
收入模式與現金流的重要性
加密行業目前面臨二元選擇,要麼成爲互聯網的附屬品,要麼需要專注於創造實際價值(如收入)。世界上大多數大型資本池,要麼想配置"價值存儲"資產,要麼關注"資本回報型"資產。
加密行業一直以來似乎在回避一個關鍵問題,即如何證明其資產的真正價值。這種回避部分是由於監管壓力,許多項目試圖避免被歸類爲證券,因此轉而採用"社區貨幣"或"價值存儲"等敘事。然而,如果加密行業希望吸引主流資本,就必須專注於產品市場契合度,並明確說明這些資產爲何具有價值。
代幣化股票:下一個萬億級閥門
市場未來的演變可能有兩種主要方向。一種是通過代幣化股權的普及推動市場市值增長,例如傳統企業選擇以代幣形式而非股權形式退出市場。代幣化股權不僅具備傳統股權的屬性,還可以通過可編程功能實現更多用途,例如獎勵用戶或創作者。
另一種情況是現有資產價格漲,類似此前的"山寨季"。如果再次出現類似疫情期間的刺激性政策,例如發放現金支票或注入流動性,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投入尚未大幅漲的資產,從而推動山寨幣價格上升。
穩定幣立法與潛在機遇
穩定幣立法即將通過,預計將推動一系列公司採用穩定幣以優化其業務成本結構。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關注公開市場中可能受益於穩定幣的企業,從互聯網公司到電子商務平台、零工經濟和體育博彩等領域,分析其支付給銀行系統的費用佔成本基礎的比例,並評估利用穩定幣是否能有效降低成本。
L1估值:現在與未來
大多數L1代幣可能不會享有類似比特幣的"貨幣溢價"。市場最終會將這些代幣視爲基於現金流倍數估值的資產。評估L1資產時,應關注未來2至5年的發展,而非僅基於短期數據。
關鍵問題在於,當前在這些鏈上構建應用的開發者,如果其應用在未來取得巨大成功,將對鏈的區塊空間產生多大的需求。同時,這些鏈也在不斷擴展其區塊空間供應。假設供需兩端同步擴展,那麼未來這些鏈的收入規模將如何變化?基於未來收入水平,當前資產的估值是否合理?
基礎設施與應用的未來
目前尚未有任何殺手級應用從其所在鏈遷移並獨立構建完整技術棧的案例出現。L1基礎設施可能會形成類似雲計算領域的格局,應用可能在少數巨頭之間切換,而非自建鏈。
加密貨幣是否會通過現有Web2巨頭決定在其上構建或利用這些技術而走向主流,還是通過VC支持的初創公司創造出殺手級應用而走向主流,這個問題仍待解答。當前,除了比特幣和穩定幣,區塊鏈領域尚未出現真正的殺手級應用。
未來,精心設計的代幣可能成爲企業的增量資本結構工具,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股票和債券。代幣化股票的發展可能爲企業提供更快速的增長途徑,但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具體技術和方案仍有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