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coin能否引領SocialFi新潮流?Web2與Web3的社交創新

結合Web2和Web3的社交創新:Tipcoin能否引領SocialFi潮流?

某社交類項目旨在讓有流量的用戶實現內容變現和粉絲變現。該項目利用某知名社交平台作爲流量入口,通過代幣空投的方式吸引早期用戶參與,目標是打造一個Web3社交平台。

該項目的核心玩法是通過代幣空投的方式吸引用戶參與,用戶只需在特定社交平台上發布、轉發、評論帶有指定標籤的內容,就可以根據瀏覽量、點讚數、回復數、轉發數等指標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在每週結束時兌換成項目代幣。該項目使用區塊鏈技術保證了用戶的隱私和數據安全,同時也爲用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權和收益權。

Nomos Labs Web3調研 | 利用 Twitter 作爲流量入口,領跑SocialFi的Tipcoin能走多遠

從Web2到Web3的社交變革

該項目於2021年9月1日正式上線,由一羣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的區塊鏈愛好者組成的團隊開發。項目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讓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內容和影響力獲得收益。

項目的目標用戶是那些在特定社交平台上擁有一定流量或想要增加流量的用戶,無論是內容創作者、KOL還是普通用戶,都可以通過在該平台上發布、轉發、評論帶有指定標籤的內容來獲得積分,積分可以在每週結束時兌換成項目代幣。

項目代幣是基於以太坊網路的ERC-20標準代幣,總供應量爲10億枚。代幣的分配比例如下:

  • 35% 用於平台獎勵
  • 15% 用於第一期空投
  • 20% 用於第二期空投
  • 5% 用於第三期空投
  • 15% 用於流動性提供
  • 5% 用於市場營銷
  • 5% 用於團隊鎖倉

項目玩法詳解

該項目的核心玩法是利用特定社交平台的流量入口來吸引用戶參與,並通過代幣空投的方式來激勵用戶的活躍度和忠誠度。

首先,用戶需要在項目的官方網站上綁定社交平台帳戶,創建一個項目帳戶,然後就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參與項目的社交活動,並在項目平台上查看積分和代幣。

在社交平台上的活動主要是發布、轉發、評論帶有指定標籤的內容,來獲得積分。根據推文的瀏覽量、喜歡、評論、引用和轉發的數據獲得不同比例的積分,熱度越高,積分越多,未來獲得空投的權重就越大。積分是根據社交活動的瀏覽量、點讚數、回復數、轉發數等指標來計算的。

項目的積分計算公式如下:

  • 發布帶有指定標籤的原創推文,積分倍率爲25,根據推文瀏覽量、點讚數、回復數、轉發數等指標進行相應的積分加成,每天有5篇原創推可以獲得積分。
  • 被他人引用帶有指定標籤的原始推文,積分倍率爲10,每天上限10條可獲得積分的引用,最高限制爲100萬點。
  • 在他人的帶有指定標籤的原始推文下評論,積分倍率爲5,每天上限10條可獲得積分的評論,最高限制爲100萬點。
  • 在他人的帶有指定標籤的原始推文下點讚,積分倍率爲1,每天上限10條可獲得積分的點讚,最高限制爲100萬點。

在每週結束時,用戶需要在項目的官方網站上兌換積分爲項目代幣。代幣是基於以太坊網路的ERC-20標準代幣,可以在平台內外進行交易和消費。代幣的兌換比例是根據每週的總積分和總代幣來動態調整的,同時用戶也可以使用代幣來享受項目的各種服務和福利。比如,可以用代幣來打賞或者被打賞,增加和其他用戶之間的互動和信任,也可以用代幣來參與項目的一些社交活動和合作夥伴提供的一些優惠和折扣,還可以用代幣來投資或者被投資,提高自己的價值和影響力。

項目的創新:Web2引流到Web3的社交創新

該項目的優勢和創新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利用Web2的流量入口,實現低門檻的用戶引流

項目沒有自己獨立的社交平台,而是直接依托於某Web2社交巨頭,利用其龐大的用戶基數和活躍度來吸引用戶參與。用戶只需在特定平台上綁定項目帳戶,並在發布內容時加上特定的標籤,就可以輕鬆參與到項目生態中。這樣既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和學習成本,又提高了用戶的參與意願和信任感。

  • 結合Web3的代幣激勵,實現高效率的流量變現

項目利用區塊鏈技術,爲用戶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社交貨幣,讓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內容和影響力來獲得收益,並享受更多的自由和隱私。代幣不僅可以作爲一種價值媒介,在平台內外進行交易和消費,也可以作爲一種權益證明,在平台內享受更多的服務和福利。代幣的發放和兌換都是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的,無需任何中介或審核,保證了用戶的權益和安全。

  • 實現Web2和Web3的無縫對接,探索社交領域的創新和突破

該項目是一個結合了Web2和Web3的社交類項目,既借鑑了Web2的流量優勢和用戶習慣,又引入了Web3的技術優勢和價值理念。項目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流量變現工具,也是一個致力於打造去中心化社交平台的項目。項目計劃在未來推出自己的社交應用程序,讓用戶可以在一個完全去中心的社交環境中,享受更多的自主權和收益權。

項目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盡管該項目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創新點,但也面臨着一些風險和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警惕機器人幹擾

項目的積分和代幣發放是根據用戶在特定社交平台上的社交活動來計算的,這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用戶利用機器人或水軍來刷取積分和代幣,從而影響平台的公平性和穩定性。

項目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防止和打擊這種行爲,比如設置一些限制條件和審核機制,對可疑的帳戶進行檢測和封禁,以及對積分和代幣的兌換比例進行動態調整。

  • 市場認可度不夠

作爲一個新興的Web3社交項目,該項目尚未獲得足夠的市場認可度和用戶信任度。項目需要加強自己的品牌建設和宣傳推廣,提高用戶的認知度和參與度。項目也需要與Web2的社交平台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避免被其視爲競爭對手或威脅而採取限制或封殺的措施。

  • 法律合規性需重視

作爲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項目,涉及到代幣發行、交易、消費等方面,可能會觸及到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

項目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避免引起政府或監管機構的不滿或幹預。項目也需要爲用戶提供一些必要的風險提示和教育,讓用戶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損失。

  • 平台可持續性待提升

該項目是一個依賴於特定社交平台流量入口的項目,如果該平台出現故障或停止服務,或者對項目採取不利的措施,那麼項目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項目需要盡快推出自己的社交應用程序,建立自己獨立的社交平台,減少對特定平台的依賴。項目也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代幣經濟模型,保證代幣的穩定性和增值性,吸引更多的用戶持有和使用代幣。

Web3社交領域的新星,能走多遠?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持續進化,Web3的社交模式也在不斷被挖掘。前段時間大火的"Friend.Tech"其實就是"only for fans",粉絲買入KOL的股份,但最終KOL賺了錢,粉絲卻空手而歸。項目因爲沒有可持續的經濟模式,粉絲無法長久爲KOL買單,項目的熱度也就慢慢降了下去。

那同樣是基於社交關係的該項目,同樣是SocialFi賽道的新星,又能走多遠?雖然很難對項目的未來之路給出答案,但確實還有值得期待的地方,仍有一些良好的表現:

  • 市場規模可觀

根據數據,某知名社交平台的全球月活躍用戶數爲2.06億,如果該項目能夠吸引其中1%的用戶參與到其生態中,那麼就有超過200萬的潛在用戶。而且,隨着Web3的發展和普及,該項目也有可能拓展到其他的社交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進一步擴大其市場規模。

  • 用戶增長較快

根據項目官方數據,截至2023年9月18日,項目的官方帳戶已經有超過17萬的粉絲,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項目的用戶增長主要依靠其代幣空投的方式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和興趣,同時也通過一些社交活動和合作夥伴來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忠誠度,項目的用戶增長速度和質量都值得肯定和期待。

  • 代幣價值有潛力

根據項目官方網站的數據,截至2023年9月18日,項目代幣的價格爲0.0025美元,總市值爲250萬美元。代幣的價格和市值都是根據其供需關係來決定的,隨着項目的用戶增長和平台發展,代幣不僅是一種社交貨幣,也是一種投資品,具有較高的增值潛力。

SocialFi是Web3的一個重要賽道,雖然有些項目有了許多知名度,但目前還沒有特別出圈的項目。該項目不僅爲用戶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流量變現方式,也爲用戶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社交體驗,在未來是否能走得更遠,我們仍需觀察和期待。

Nomos Labs Web3調研 | 利用 Twitter 作爲流量入口,領跑SocialFi的Tipcoin能走多遠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分享
留言
0/400
闪电出击小王子vip
· 07-14 12:11
又来薅空投羊毛?
回復0
StakeWhisperervip
· 07-14 05:05
又来割新韭菜了
回復0
无常损失哲学家vip
· 07-13 22:30
又来割韭菜了 唉
回復0
链上算命先生vip
· 07-12 08:43
空投蹭热度罢了
回復0
胶水君vip
· 07-12 08:39
又来圈钱的吧,韭菜真多
回復0
链上资深小透明vip
· 07-12 08:38
又一个玩空投的割韭菜项目?
回復0
MonkeySeeMonkeyDovip
· 07-12 08:27
忽悠人玩空投是吧
回復0
TokenAlchemistvip
· 07-12 08:26
哎……又一个伪装成“社会创新”的低效alpha提取模型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