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NFT的轉型之路:從虛擬熱潮到實體IP的重生
NFT的興衰與重生:從虛擬到實體的轉型之路
一、NFT熱潮的落幕
NFT市場的最後一波高潮隨着Pudgy Penguins的代幣發行而終結。近期Doodles在Solana上的代幣發行也僅引起小範圍關注。Yuga Labs繼續縮減規模,甚至涉及其核心IP Cryptopunks。在NFT最後一輪復興浪潮中備受關注的比特幣NFT項目也幾近歸零,這些曾經令人瘋狂的概念如今已無人問津。
10k PFP項目最初的願景是美好的:一個規模適中的社區推動一個自下而上的IP項目走向全球。這與傳統IP項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長期積累的模式截然不同。NFT的門檻極低,創作者只需支付少量gas費用就能在Opensea上出售作品,無需畫廊、玩具公司或專業團隊的支持,一個新IP和藝術家就此誕生。
然而,隨着BAYC的過度擴張和Azuki子系列Elemental的災難性發售,NFT的定位逐漸明晰:它更像是一種附帶會員福利的昂貴奢侈品,而非股權或投資。項目方還希望持有者不斷購買子系列,以支持他們昂貴的IP開發計劃。矛盾由此產生:項目方明白內容開發成本高昂,但不做內容IP就難以生存。頻繁發行子系列不斷消耗OG系列持有者的耐心,而內容帶來的回報可能需要多年時間,甚至永遠無法實現。隨着地板價下跌,美好幻想破滅,社區內部矛盾不斷加劇。
二、現實世界中的IP巨頭:PoP MART
將NFT視爲Z世代的奢侈潮玩,其興衰原因就更加清晰。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缺乏內容支撐並非致命缺陷。僅憑外觀就能迅速吸引買家,比如Azuki的畫風就很符合亞洲人審美,在共識下這個草根項目也能緊隨BAYC成爲第三大藍籌。現實世界中的Bearbrick、B.Duck和Molly等知名潮玩同樣沒有內容支撐,但都憑藉獨特外形風靡一時。
然而,潮流總是轉瞬即逝。沒有內容作爲價值支撐,這些IP隨時可能過時。受限於圈內文化和NFT極低的成功率,項目方往往圍繞單一IP不斷做衍生。但現實是,在內核尚未成型之時,這股熱潮就已經過去了。
相比之下,PoP MART或許提供了另一種思路。這家源於北京的小店通過代理Sonny Angel實現了轉型。當版權方收回獨家代理權後,PoP MART開始打造自有IP帝國。
2016年,PoP MART與香港設計師合作推出首個自主潮玩系列Molly,這個帶着嘟嘴的小女孩形象迅速風靡全國。通過盲盒玩法的不確定性刺激,PoP MART開始快速增長。到2019年,Molly單一IP年銷售額已達4.56億元,成爲公司核心收入來源。
這種結合日式扭蛋與高端潮玩聯名的模式,在後來的NFT熱潮中也很常見。由藝術家設計基本元素再由項目方組合成系列圖片銷售運營。NFT首發階段通常也採用盲盒形式,項目方會放出各種稀有組合的圖片來刺激購買欲。
兩者只是發售形式不同,但爲何數萬個NFT項目與藍籌普遍失敗,而PoP MART卻迎來第二春?
關鍵在於,PoP MART並未將希望寄托於單一IP。在Molly帶來第一波增長後,公司並未就此止步。如今PoP MART擁有包括Molly、DIMOO、BOBO&COCO等在內的12個自有IP,THE MONSTERS等25個獨家IP,以及哈利波特、迪士尼等超過50個非獨家聯名IP。
人的喜好總是變化無常,單一IP的生命週期有限。但如果手中握有數百個選擇呢?如今Labubu在歐美和東南亞爆紅,其週邊玩偶的保值能力堪稱"塑料茅臺"。Yuga Labs的理想最終在Web2中實現,這並非偶然。
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什麼是IP生意,什麼是NFT的發展路線,爲什麼PoP MART能在缺乏內容支撐的情況下取得如此成就。
三、Pudgy Penguins的務實之路
Pudgy Penguins的成功在於務實。NFT本身難以在技術上拉開差距,無論鑄造過程設計多麼巧妙,最終仍是一張JPG圖片。NFT真正的挑戰在於IP的落地,這與制作10K PFP的難度相差數百倍。Yuga Labs想打造元宇宙,Azuki想制作動漫,這些聽起來很酷,但都需要巨額投資,而項目方往往只會向社區尋求資金支持。
在這個極度壓縮的世界裏,人人都想急於求成。持有者渴望暴利,項目方想一步登天。很少有藍籌項目願意腳踏實地,結果越急躁摔得越慘。Pudgy Penguins的原團隊也曾如此浮躁,在聲譽受損後低價出售了項目。
直到遇到新東家Luca Netz,這位擁有多年實體營銷經驗的專業人士,才將小企鵝帶回正軌。Luca Netz真正在打造一個品牌,爲NFT持有者經營一家公司。從營銷到毛絨玩具再到未來的遊戲,小企鵝的每一步都踏實穩健,公司能盈利,持有者也能受益。這一切並無特別之處,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事實證明,自下而上的IP模式在Web3中是可行的,只是願意放下身段的項目方太少。
四、未來發展路徑
成功的路徑看似簡單,實則艱難。PFP的下一階段發展需要突破一些加密領域固有的思維框架。要成爲下一個Web3版迪士尼需要大量積累。NFT的稀缺性是否在走向大衆化的過程中起了反作用,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如果將NFT定義爲潮玩消費品,那麼10K的局限性可能太大;如果將其定義爲Web3特有的資產和籌資方式,那麼IP最終還是需要轉化爲實體消費品來兌現對社區的承諾,而非無休止地推出子系列。
基於圈內特有文化和NFT自身屬性,長期專注於單一IP的做法可能難以爲繼。如何在現有PFP基礎上進行創新?如何將單一項目擴展爲IP工廠?這可能需要我們接受一些新理念,引入更多技術和玩法。
五、發行代幣:終點還是新的起點?
NFT項目發行代幣的意義至今仍不明確。這更像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一種剝削,也是對原始NFT價值的稀釋。我只能將其理解爲項目尋求一種便捷的流動性退出方式。
從APE到DOOD,這些代幣無一例外都像是空氣幣的變體。其功能通常包括質押獲得鏈上交易分紅、元宇宙中的道具購買權、治理權等。理想情況下,這應該是持有者、質押者和開發者三方的完美循環。但現實往往是陷入NFT貶值、挖礦收益下降、代幣貶值的惡性循環。
對於原始NFT持有者而言,雖然代幣分走了一些權益,但他們通常會在代幣生成事件時獲得大量空投,因此很少有人抱怨。然而從長遠來看,這確實是一種稀釋,像Azuki的Anime那樣的分配方式更是赤裸裸的掠奪。
短期熱度固然重要,但項目的長期發展更爲關鍵。不要讓代幣發行成爲項目的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