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Web3行業反思:香港嘉年華冷清背後的深層原因與未來機遇
香港Web3嘉年華反思:行業現狀與未來展望
近期香港舉辦的Web3嘉年華引發了不少討論。本文將就此次活動及當前行業狀況進行一些反思和分析。
1. 活動氛圍冷淡的原因
此次嘉年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冷清。相比往年人潮湧動的盛況,今年參與者寥寥無幾,VIP區域空置,展會參觀人數稀少。這種冷清感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場地布局不合理,給人空曠感。其次,籌備工作不足,難以邀請到重量級嘉賓,項目方參與度不高。再者,演講報價回歸理性,部分發言更像是證明自身存在感。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東西方之間的關係仍未改善。西方面孔明顯減少,即便像Vitalik這樣的業界大咖親臨現場,也難以改變整體氛圍。根本原因在於文化和追求的差異。一些人將Web3技術僅視爲賭場,以此吸引更多投機者,影響了行業整體方向。西方大公鏈對東方的誠意也不足,更多將其視爲用戶而非合作夥伴。
2. RWA敘事的局限性
RWA(真實世界資產)成爲今年的主流敘事,但它與往年的NFT、銘文、Meme等熱點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區別。從宏觀角度來看,每個週期的主流敘事最終都會被認爲是正確的。
然而,宏大敘事往往會忽視個體權益。抓住主流敘事固然能帶來短期增長,但真正的難點在於用戶留存。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仍然有限,且多數非日常剛需。
RWA領域也面臨着與之前Web2精英進入時類似的問題 - 一些人高談闊論卻對基礎知識一無所知。相比之下,比特幣生態對敘事並不在意,反而更有潛力。
3. Vitalik面臨的困境
Vitalik目前面臨着一個艱難的選擇:無論如何選擇都可能導致個人或集體的悲劇。作爲天才,Vitalik的努力程度堪稱行業第一,他的年輕也爲以太坊帶來無限潛力。
然而,30歲的年紀也有其局限性,容易被小人包圍或陷入言語陷阱。Vitalik近期的演講幾乎全部押注L2,這一策略雖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潛在風險。如果L1本身足夠優秀,是否還需要L2?L2之間的鴻溝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構成了當前的選擇困境。
4. Web3遊戲的困境
Web3遊戲領域仍不甘心放棄,但實際上已成爲一個陷阱。玩家和投資者都已清醒,只有執念未消的人還在堅持。目前投入此領域的人多以生態佔位、防守定位和成本考量爲由。
Web3遊戲曾被認爲是一個極具前景的方向,但從"玩賺"到鏈上遊戲再到Telegram遊戲,都未能實現突破。因爲對於加密圈用戶而言,銘文等純金融活動的刺激遠勝於遊戲。
遊戲公司進軍Web3領域也多以失敗告終。用戶教育成本高昂,而現有的加密用戶又只關注金融屬性。盡管如此,由於遊戲本身是個好生意,仍會有一些投資人繼續被吸引。
5. 熊市來臨?
每個敘事迷茫期似乎都在香港大會前後出現。今年的情況與往年類似,許多面孔依舊,但項目已經更迭數輪。經歷過多個週期的人都知道:熊市才是創業者的機會。
DeFi、NFT、元宇宙等領域都曾被寄予厚望,但目前真正廣泛使用的只有穩定幣及相關交易。新的弱勢羣體出現了 - 風投(VC)。他們從曾經的指點江山到如今的頻頻虧損,根本原因在於早期項目的運作問題。
香港的態度變化顯著,但底層邏輯仍是"只要不出問題就接受"。當前市場已被機構接管,小型創業思路難以挑戰現狀。機構與創業者的合作才剛剛開始。
6. 未來機會何在?
盡管存在諸多問題,但行業並非一無是處。銘文和Meme風暴過後,留下的是對基礎設施的優化以及能洞悉需求的產品和精通底層技術的團隊。人才流動也促進了行業發展。
方向上,公鏈開發已不再是熱點,資金也不再僅關注大協議。具有清晰商業模式和用戶羣體的工具層和應用層項目反而迎來了機遇。
密碼學和用戶操作已達到瓶頸,未來可能需要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之間的妥協。在明確目標之前,重要的是保護自己的注意力,提升辨別能力,在週期波動中保持良好心態。
結語
對行業的失望源於早期過高的期待。如果將Web3視爲加密金融3.0,心態會更加理性。世界上總有一羣追求自由的人,爲他們提供最好的工具和設施就足夠了。
真正值得關注的,永遠是那些在本職工作中做到極致的人。當前,泡沫逐漸消退,大家開始追求真正滿足用戶需求、有現金流和商業模式的產品。從"市夢率"到"市佔率"的轉變,正是行業走向成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