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I生態全方位進化:從性能到價值 新範式公鏈的崛起之路

從"最快L1"到"可編程互聯網棧":SUI公鏈價值升維的背後邏輯

隨着Web3技術棧不斷演進,智能合約語言正從以太坊主導的Solidity向更具安全性與資源抽象能力的Move語言遷移。Move最初由Meta爲其加密項目Diem開發,具備資源爲一等公民、形式化驗證友好等特性,正逐漸成爲新一代公鏈底層架構的重要語言選項。

在這一演化背景下,Aptos與SUI成爲Move系生態的雙核心代表。Aptos由原Diem核心團隊推出,延續原生Move技術棧,強調穩定性、安全性與模塊化架構;而SUI則在繼承Move安全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對象導向的數據結構與並行執行機制,形成了更具性能突破與開發範式創新的SUI Move分支,重構了鏈上資源管理與交易執行模式。SUI是一條從第一性原理重構了智能合約運行機制和鏈上資源管理方式的Layer1,它不是在卷"高TPS",而是在重寫區塊鏈該怎麼運行。這使得SUI不只是性能強,而是範式領先,是爲鏈上復雜交互、Web3大規模應用而生的技術底座。

狩獵Alpha:從"最快L1"到"可編程互聯網棧",SUI公鏈價值升維的背後邏輯

一、殺出重圍,重塑公鏈格局

Solana進入Firedancer時代後,性能曲線可能保持領先;但它仍是"單鏈高頻交易"範式。SUI試圖以橫向堆棧+端到端隱私/存儲回應性能軍備競賽之外的需求。這一點與Aptos(同爲Move,但仍是單維度擴容)或Sei(專鏈、流動性深度集中)構成顯著差異。對投資機構而言,這意味着:

  • 若看中高TPS+持續交易費,Solana和專鏈可能收益更快;
  • 若看中"新類型應用"與橫向接口控制權,SUI的alpha來自尚未飽和的SaaS/隱私/離線賽道;
  • Aptos與SUI在DeFi和BTCFi上高度重疊,需謹防賽道內卷。

與Solana對比:Solana經歷多輪牛熊洗禮,生態龐大。SUI作爲後來者,具備明顯優勢:採用更安全的Move語言,避免了Solana因Rust+Sealevel並行導致的漏洞,且硬件要求低,驗證節點成本更低,有利於去中心化。性能方面,兩者相當,SolanaTPS略高,SUI確認延遲更低。生態上,Solana項目和用戶更多,專注復雜DeFi,SUI增長更快,用戶活躍度曾一度追平,借助BTCFi和LSD等新領域實現差異化。Solana社區成熟,SUI國際社區規模仍需擴大。未來兩者可能並存,Solana偏加密原住民生態,SUI更側重Web2滲透和遊戲社交。兩者均追求性能極限:Solana靠Firedancer多線程,SUI依賴Mahi-Mahi升級。

與Aptos對比:Aptos與SUI同源自Libra/Diem,Aptos搶先上線,曾獲"首個Move鏈"光環和高估值。過去一年,Aptos生態發展較慢,用戶和開發者活躍度低於SUI。原因包括:Aptos採用復雜的Block-STM並行,性能在高並發下降明顯,SUI對象模型更高效;Aptos定位穩健金融基礎設施,多圍繞DeFi和NFT,風格接近以太坊複製;SUI嘗試多元敘事,用戶增長快(新增持幣用戶803萬遠超Aptos),但風險較高。激勵上,Aptos有過空投但缺乏持續激勵,SUI雖無空投但基金會支持力度大,月活地址和鏈上交易量均優於Aptos。Aptos團隊和資金實力強,未來可能專注機構金融或東亞市場,但目前市場更看好SUI。

與Sei對比:Sei是專用交易鏈,基於Cosmos,專注訂單簿交易,Blocktime約500ms。試圖搶佔Solana宕機市場,短期熱度高但TVL和用戶增長未持續,生態發展有限。定位過窄,依賴流動性挖礦,難以形成完整生態。相比之下,SUI走通用L1路線,支持多樣應用,抗風險更強。Sei跨鏈兼容和語言優勢遜於SUI,雖可能轉型或全面融入EVM生態,短期難威脅SUI。更值得關注的是Mysten孵化的Linera,定位高頻微支付,或作爲SUI擴容側鏈,與SUI定位不同。

與以太坊L2對比:以太坊L2(如Arbitrum、Base)生態繁榮,TVL均超20億美元。SUI優勢在超低延遲和高並發,Rollup難以匹敵,且Gas費低,適合高TPS遊戲等應用。而以太坊L2享有強資金網路效應和安全背書。SUI與L2的競爭,本質是新範式(公鏈)與傳統範式(Rollup)的競爭,長期或共存,短期則看誰更能滿足應用需求。

二、高歌猛進,生態數據亮眼

SUI主網自2023年5月上線以來,用戶增長呈指數級態勢:到2025年4月,SUI鏈上已創建超過1.23億個用戶地址。這一數字幾乎逼近Tron等老牌公鏈的累計地址量。而2024年下半年,SUI月活躍地址平均約爲1000萬;而自2025年2月中旬開始,這一指標出現斷崖式躍升,到4月中旬已穩步超過4000萬,月活翻了4倍有餘。新增用戶方面,在2024年底出現"拐點"------平均每日新錢包地址從15萬個攀升至此後持續的100萬+水平。

尤其是,新公鏈的興起往往伴隨大量跨鏈資金湧入。SUI在2024年中後期便通過第三方橋接迎來第一波流量:截至2024年11月,已有累計約9.448億美元資金橋入。截至2025年中,SUI跨鏈總鎖定量(橋接TVL)約爲25.5億美元。表明除了DeFi內部TVL外,還有大量資產作爲橋中資產停留,支撐着SUI上的流動性需求。此外,隨着DeFi活動升溫,SUI生態穩定幣供給水漲船高:2025年4月中旬,SUI穩定幣市值創下8億多美元歷史新高。這一規模已經相當於Tron等老牌公鏈的穩定幣水平,凸顯用戶對SUI網路用於價值存儲和轉移的信任度與日俱增。在穩定幣構成上,USDC仍是絕對主力,市值佔比始終在六成以上。USDT也於2024年底在SUI上發行,保持了一定活躍度。

雖在吞吐量上仍落後於Solana,但SUI已完全覆蓋鏈上訂單簿DEX、實時PvP和社交互動等高頻場景,並且由於快速終結+DAG並行執行,對微支付、遊戲內資產交換、社交"點讚/評論"類寫入提供了天然契合賽道。隨着Mahi-Mahi目標>400000 TPS的後續升級,SUI正不斷夯實可擴展性護城河,但2024-11-21的150 min停機事件警示,核心協議在高並發邊界條件下的穩定性仍需持續驗證。此外,低平均Gas是SUI爭奪"鏈上實時應用"開發者的核心賣點;但若峯值費率反復衝擊高位,遊戲與社交場景易出現用戶流失。持倉/質押人需關注存儲基金參數與L2解決方案節奏,以評估長期費用曲線。

當前,SUI生態數據十分亮眼:第一,其資金結構的韌性正在形成。2025 Q2穩態TVL約1.6~1.8 B USD,其中穩定幣+LSD≈55%,缺少激勵補貼也能留存------說明熱錢週期後的"黏性本錢"已初步沉澱。此外,機構地址持有比例6%提升至14%(半年內翻倍,Artemis標準口徑),散戶資金佔比下降但活躍度上升,資金更集中卻更活躍,爲下一輪槓杆/衍生品擴張提供安全墊。

第二,開發者留存率高於同齡公鏈。Electric Capital統計,24個月存續率(dev在GitHub持續兩年提交)SUI=37% > Aptos 31% > Sei 18%。其中的關鍵誘因是:對象模型+Walrus/Seal native SDK降低了"重寫鏈上結構"的心智成本;多數團隊願意把first contract寫在SUI而非移植。

第三,用戶結構雙峯化(DeFi+內容娛樂)驅動鏈上交互多樣化。鏈上調用量中DeFi合約約佔49%;FanTV、RECRD、Pebble City等內容應用貢獻了約35%調用量。而Social和消費類應用還未真正啓動,是潛在藍海。內容創作(音樂、視頻)的Web3化在SUI已經有苗頭,但可以更進一步。特別是SUI在東南亞用戶不少,可以考慮針對該地區用戶習慣的社交產品。本地化的鏈上短視頻、鏈上粉絲打賞等,也許有市場。當這些產品成長後,可衍生出廣告、數據分析等生意,對生態經濟形成正循環。Social產品成長期較長,但一旦成功黏性很強。

比如,到了2025年3月,SUI鏈上BTCFi鎖定量突破1000枚BTC大關;4月時,BTC類資產已佔SUI總TVL的10%,涵蓋wBTC、LBTC、stBTC等形式。換言之,SUI上已有價值約2.5億美元的比特幣在發揮作用。這些比特幣資產在SUI上被充分利用:用戶可以將BTC錨定資產抵押給借貸協議換取穩定幣,實現"持幣生息",或者提供BTC/穩定幣流動性獲得交易手續費。Navi等一站式流動性協議迅速支持了BTC作爲抵押品,並推出諸如"BTC Plus"等收益聚合策略。

第四,潛在增長曲線:RWA與原生衍生品兩大空檔。RWA方面,Seal/Nautilus提供合規隱私+可驗證計算,是發行債券、基金份額的天然底座;已與Open Market Group(計劃在SUI發行rwa收益憑證)、21Shares(旗下現有SUI ETP規模約300M USD)等合作測試實物資產/債券通證化,這帶來的機會是,做RWA發行端SaaS、合規身分即服務、鏈上二級交易所與估值預言機等。原生永續/期權方面,目前鏈上Perp OI約爲20m,Bluefin佔約70%。Hyperliquid-style應用鏈與SUI的差異=「性能vs流動性聚合」。若SUI決定在共識層做可組合/跨協議撮合(如DeepBook 2.0),有機會跑出統一衍生品基建,上限存在10x成長空間。

三、前瞻布局,SUI基金會、某交易平台、Mysten Labs等成關鍵生態力

一個繁榮的生態系統離不開戰略資本的催化與賦能。在SUI生態從萌芽到快速崛起的過程中,某交易平台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其投資策略並非簡單的財務押注,而是基於對SUI技術架構和生態潛力的深刻理解,進行的前瞻性、系統性布局,從而催化了SUI生態的繁榮。

Sui應用生態目前以資金類(DeFi + BTCFi)爲絕對主軸,其次是娛樂類(GameFi/NFT/社交),AI-native工具和衍生品仍處早期萌芽。真正的空白集中在RWA借貸與鏈上衍生品兩塊:前者等待Seal/Nautilus的隱私合規方案落地,後者則需更強的撮合深度與風險對沖工具。

某交易平台被市場公認爲SUI生態最早期的發現者和戰略共建者之一。在SUI主網上線不久,生態尚處早期階段時,某交易平台便憑藉其敏銳的判斷力,果斷出手,戰略性地投資了某DEX、Navi、Momentum及Haedal等多個核心項目。這些項目覆蓋了去中心化交易所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NervousFingersvip
· 07-17 13:31
move天下第一谁赞成谁反对
回復0
ConsensusDissentervip
· 07-17 04:26
嘿多说无益 就看数据说话
回復0
rugdoc.ethvip
· 07-15 03:57
Move 才是未来啊 看好sui
回復0
空投追逐者vip
· 07-14 14:14
又到抄aptos的时候了
回復0
老韭新镰vip
· 07-14 14:10
又在讲故事了 还不是为了圈新韭而已 回头提币估计又卡
回復0
StableGeniusDegenvip
· 07-14 14:05
sui牛批啊
回復0
币圈柠檬精vip
· 07-14 13:53
如果上个月敢梭一把SUI...现在早就开豪车了吧...哎我咋就这么怂呢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