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新政下DeFi格局重塑:合規中介、流動性基建與高收益協議迎價值重估

DeFi深度研究:SEC新政策下的產業格局重塑

一、引言:SEC新政與DeFi監管格局的關鍵轉折

去中心化金融(DeFi)自2018年以來的快速發展,已成爲全球加密資產體系中的核心支柱之一。通過開放、無許可的金融協議,DeFi提供了包括資產交易、借貸、衍生品、穩定幣、資產管理等在內的豐富金融功能,在技術層面依賴於智能合約、鏈上結算、去中心化預言機及治理機制,實現了對傳統金融結構的深度模擬與重構。尤其自2020年"DeFi Summer"以來,DeFi協議總鎖倉量(TVL)一度突破1800億美元,標志着該領域的可擴展性與市場認可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這一領域的快速擴張也持續伴隨着合規模糊、系統性風險以及監管真空等問題。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前任主席主導下,美國監管部門對加密行業整體採取了趨嚴、集中執法的監管策略,其中DeFi協議、DEX平台、DAO治理結構等都被納入了可能違法的證券交易、未註冊經紀人或清算代理等問題範疇。自2022年至2024年間,多個項目均遭到SEC或CFTC的不同形式調查與執法函件。與此同時,圍繞"是否具備充分去中心化"、"是否存在公衆融資行爲"、"是否構成證券交易平台"的判定標準長期缺失,使得整個DeFi行業在政策不確定性中陷入技術演進受限、資本投入收縮、開發者出走等多重困境。

這一監管語境於2025年第二季度出現重大變化。6月初,SEC新任主席在國會金融科技聽證會上首度提出了有關DeFi的積極監管探索路徑,並明確了三個政策方向:一是爲具備高程度去中心化屬性的協議設立"創新豁免機制",在特定試點範圍內暫緩部分註冊義務;二是推動"功能分類監管框架",依據協議的業務邏輯與鏈上操作分類監管,而非以"是否使用Token"一刀切地認定爲證券平台;三是將DAO治理架構與現實資產上鏈(RWA)項目納入開放式金融監管沙盒,以低風險、可回溯的監管工具對接快速發展的技術原型。這一政策轉向與美國財政部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FSOC)於同年5月發布的白皮書形成呼應,後者首次提出應通過監管沙盒與功能測試機制,在保障投資者權益的同時避免"壓制創新"。

DeFi深度研報:SEC新政,從"創新豁免"到"鏈上金融",DeFi之夏或再現

二、美國監管路徑演變:從"默認非法"到"功能適配"的轉型邏輯

美國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監管演變,既是其金融合規框架應對新興技術挑戰的縮影,也深刻體現了監管機構在"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之間的權衡機制。當前SEC對DeFi的政策姿態並非孤立事件,而是過去五年間多個機構間博弈與監管邏輯漸進演化的產物。理解其轉型基礎,需要回溯至DeFi興起初期監管態度的根源、主要執法事件的反饋循環以及聯邦與州層面法律適用的系統張力。

自2019年DeFi生態逐步成型以來,SEC的核心監管邏輯一直依賴於1946年Howey Test的證券判定框架,即任何涉及資金投入、共同企業、利潤預期並依賴他人努力獲取利潤的合約安排,皆可被視爲證券交易並納入監管範疇。在這一標準下,絕大多數DeFi協議發行的代幣(尤其具備治理權重或收益分配權能)都被推定爲未經註冊的證券,構成潛在合規風險。此外,根據相關法規,任何撮合、清算、持有、推薦數字資產的行爲,若無明確豁免,亦可能構成未註冊證券經紀商或清算機構的違法行爲。

在2021年和2022年期間,SEC採取了一系列高調的執法行動。代表性案例包括某些協議被調查是否構成"未註冊證券平台運營商",多個協議面臨"非法市場推廣"指控,甚至一些隱私協議亦被列入制裁名單,顯示出監管機關在DeFi領域採取了廣覆蓋、強打擊、邊界模糊的執法策略。這一階段的監管基調可以被概括爲"默認非法",即項目方必須自證其協議設計不構成證券交易或不受美國法域約束,否則即面臨合規風險。

然而,這種"執法先行、規則滯後"的監管策略很快在立法與司法層面遭遇挑戰。首先,衆多訴訟案例的結果逐步暴露出監管判斷在去中心化條件下適用的局限性。例如,某些法院判決實際上削弱了SEC對"所有代幣皆證券"的立場。同時,持續法律糾紛使得"監管明晰性"成爲行業與國會推動加密立法的核心議題。其次,SEC在DAO等結構的法律適用上面臨根本性難題。由於DAO的運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法人身分或受益人中心,其鏈上自治機制難以歸類爲"由他人努力產生收益"的傳統證券邏輯。相應地,監管機關也缺乏足夠法律工具對DAO實施有效傳票、罰款或禁令等措施,從而形成執法落地的空轉困境。

正是在這一制度共識逐步積累的背景下,SEC於2025年初在人事更迭後出現了策略性調整。新任主席長期主張以"技術中立性"爲監管底線,強調金融合規應根據功能而非技術實現方式設計監管邊界。在其主持下,SEC內部設立了專門研究組,並與財政部合組"數字金融互動論壇",通過數據建模、協議測試、鏈上追蹤等手段構建對主要DeFi協議的風險分類與治理評估體系。這一技術導向、風險分層的監管方式代表了從傳統證券法邏輯向"功能適配型監管"的過渡,即將DeFi協議的實際金融功能與行爲模式作爲政策設計依據,從而實現合規性要求與技術靈活性的有機結合。

需要指出的是,SEC並未放棄對DeFi領域的監管權主張,但正在嘗試構建更具彈性、可迭代的監管策略。例如,對於具備明顯中心化組件的DeFi項目,將優先要求其履行註冊、披露義務;對於高度去中心化、純鏈上執行的協議,則可能引入"技術測試+治理審計"的豁免機制。此外,通過引導項目方自願進入監管沙盒,SEC計劃在保證市場穩定與用戶權益的前提下,培育合規DeFi生態的"中間地帶",避免因一刀切政策造成技術創新的外溢損失。

整體來看,美國DeFi監管路徑正從早期的法律強適用與執法壓制,向制度協商、功能識別、風險引導逐步演進。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出對技術異質性的理解深化,也代表着監管機構在面對開放式金融系統時嘗試引入新的治理範式。在未來政策實施中,如何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確保系統穩定性與促進技術發展之間達成動態平衡,將成爲美國乃至全球DeFi監管體制可持續性的核心挑戰。

DeFi深度研報:SEC新政,從"創新豁免"到"鏈上金融",DeFi之夏或再現

三、三大財富密碼:制度邏輯下的價值重估

隨着SEC監管新政的正式落地,美國監管環境對去中心化金融的整體態度已發生實質性轉變,從"事後執法"向"前置合規"再到"功能適配"的路徑躍遷,爲DeFi板塊帶來久違的制度正向激勵。在新監管框架逐步明確的背景下,市場參與者開始重新評估DeFi協議的底層價值,多個原先被"合規不確定性"壓制估值的賽道與項目,開始展現出顯著的重估潛力與配置價值。從制度邏輯出發,當前DeFi領域的價值重估主線主要集中於三個核心方向:合規中介結構的制度溢價、鏈上流動性基礎設施的戰略地位、以及高內生收益模型協議的信用重建空間,這三條主線構成了下一輪DeFi"財富密碼"的關鍵起點。

首先,隨着SEC強調"功能導向型"監管邏輯並提出對部分前端運營與服務層協議納入註冊豁免或監管沙盒測試機制,鏈上合規中介正在成爲新的價值窪地。不同於早期DeFi生態對"去中介化"的極致追求,當前監管與市場對"合規中介服務"產生了結構性需求,尤其是在身分驗證(KYC)、鏈上反洗錢(AML)、風險披露、協議治理托管等關鍵節點,具備明確法人治理架構與服務許可的項目方將成爲合規路徑的必經通道。這一趨勢將使提供鏈上KYC服務的DID協議、合規托管服務商、以及治理透明度高的前端運營平台獲得更高的政策容忍度與投資者青睞,從而推動其估值體系從"技術工具屬性"向"制度基礎設施"轉型。值得特別指出的是,部分Layer2解決方案中正快速發展出的"合規鏈"模塊(如具備白名單機制的Rollup)也將在這一合規中介結構的興起中扮演關鍵角色,爲傳統金融資本參與DeFi提供可信執行基礎。

其次,鏈上流動性基礎設施作爲DeFi生態的底層資源配置引擎,正因制度清晰化而重新獲得戰略性估值支撐。以一些去中心化交易協議爲代表的流動性聚合平台,在過去一年雖面臨流動性枯竭、代幣激勵失效、監管不確定性壓制等多重挑戰,但在新政帶動下,具備協議中立性、高度可組合性與治理透明度的平台將重新成爲DeFi生態結構性資金流入的首選。特別是在SEC提出"協議與前端分離監管"的原則下,底層AMM協議作爲鏈上代碼執行工具,其法律風險將大幅減緩,疊加RWA(真實世界資產)與鏈上資產橋梁的不斷豐富,鏈上交易深度與資本效率預期有望獲得系統性修復。此外,鏈上預言機與價格饋送基礎設施,也因其在監管分類中不構成直接金融中介,而成爲機構級DeFi部署中的關鍵"風險可控中立節點",在合規框架內承擔系統流動性與價格發現的重要責任。

再次,擁有高內生收益率與穩定現金流的DeFi協議將在制度壓力釋放後迎來信用修復週期,重新成爲風險資金關注焦點。在DeFi發展的前幾個週期中,一些借貸協議以其穩健的抵押模型與清算機制成爲整個生態的信用基礎。然而,隨着2022--2023年間的加密信用危機蔓延,DeFi協議資產負債表面臨清算壓力,穩定幣脫錨、流動性枯竭等事件頻發,加之監管灰色地帶所造成的資產安全性疑慮,使得這些協議普遍面臨市場信任弱化、代幣價格低迷的結構性風險。如今,在監管逐步明晰並構建對協議收入、治理模式、審計機制的系統認可路徑後,這些協議憑藉其可量化、鏈上可驗證的真實收益模型與較低運營槓杆,反而具備成爲"鏈上穩定現金流載體"的潛力。尤其在DeFi穩定幣模型向"多元抵押+現實資產錨定"演進趨勢下,一些鏈上穩定幣將在更清晰的監管定位下構建出對抗中心化穩定幣的制度護城河,增強其在機構資金

DEFI-3.25%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链上福尔摩克vip
· 13小時前
这些TVL数据可疑啊 链上交易痕迹表明有大量闪电贷在反复刷量
回復0
Token新手指南vip
· 13小時前
温馨提示:历史TVL数据显示,DeFi协议85%的新增资金都集中在已验证的头部项目,建议新手从合规性强的基础设施入手,切勿贪图暴利
回復0
大饼信仰充值站vip
· 13小時前
监管来了 bull run要等等了…
回復0
不明觉厉老张vip
· 13小時前
真牛啊 TVL都上1800亿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