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加密世界的「1995 時刻」:歷史正在重複,但劇本已經不同
加密貨幣當下經歷的這場變革不同於 90 年代的網際網路,而是由金融正規軍和 AI 共同驅動,更可能誕生開放協議而非壟斷平臺,標誌著技術正規化加速轉移。本文源自火星財經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及撰稿。 (前情提要:薩爾瓦多暗示推出「比特幣銀行」,總統顧問:BTC 勢不可擋 ) (背景補充:川普將允許401(k)退休金投資比特幣!副總統萬斯:不久後美國將有1億人擁有BTC ) 我們正處在一個加密世界的分裂時刻。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機構熱潮:貝萊德、富達等華爾街巨擘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比特幣,其現貨 ETF 產品如抽水機般吸納著數百億美元的傳統資本;主權財富基金和國家養老金也開始悄然將加密資產納入其龐大的投資組合。 這股浪潮,讓「加密貨幣成為主流」的敘事聽起來無比真實。 但另一方面,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加密世界似乎從未如此遙遠。除了價格的劇烈波動和少數投機者的故事,它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毫無存在感。曾經喧囂一時的 NFT 市場歸於沉寂,曾經被寄予厚望的 Web3 遊戲也未能「破圈」。這種巨大的溫差,構成了一個核心矛盾:一邊是金融精英們的盛宴,另一邊卻是主流世界的隔岸觀火。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種脫節?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Visa 公司高層,包括其執行長阿爾弗雷德・凱利(Alfred F. Kelly Jr.),在多個場合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判斷:加密貨幣正處在一個類似於「90 年代初期電子商務」的階段,雖然尚未被大眾完全理解,但其底層技術和生態系統正在快速成熟,即將迎來一個採用曲線的「超級拐點」。 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機構的研究則為這個比喻提供了資料支撐。研究報告顯示,加密貨幣的使用者採用曲線與 1990 年代初期的網際網路驚人地相似。即便網際網路誕生於 1983 年,但直到 1995 年,全球也僅有不到 1% 的人口在使用它。這個數位與今天的加密貨幣使用者佔比何其相似。歷史表明,顛覆性技術在迎來爆發前,都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緩慢且讓大眾感到困惑的爬坡期。 然而,這個看似完美的類比,卻可能掩蓋了更深層的真相。歷史並非簡單的重複。今天的加密世界,其演進的劇本,正被兩個當年無法想像的變數 —— 金融「正規軍」的入場與人工智慧(AI)的崛起 —— 徹底改寫。這不僅是歷史的重演,更是一場加速的、形態迥異的進化。 舊世界的巨頭,新大陸的拓荒者 1990 年代的電子商務革命,是一場典型的「顛覆者」的遊戲。當年的亞馬遜、eBay、PayPal,都是從主流商業世界的邊緣地帶崛起的「新貴」,他們用全新的規則挑戰著沃爾瑪、花旗銀行等傳統巨頭。那是一個屬於車庫創業者和風險投資家的英雄時代,故事的主線是「顛覆」與「取代」。 而今天,加密貨幣的故事則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敘事。最引人注目的拓荒者,不再僅僅是那些穿著連帽衫的密碼朋克,更有來自華爾街和矽谷,西裝革履的金融「正規軍」。他們並非要摧毀舊世界,而是試圖將整個舊世界「搬運」到新的技術底層之上。這種「由內而外」的變革,其廣度和深度,在 2025 年表現得淋漓盡致。 貝萊德(BlackRock)執行長拉里・芬克(Larry Fink)「資產代幣化」的預言正在加速實現。繼 2024 年比特幣現貨 ETF 大獲成功後,貝萊德與 Securitize 合作,在以太坊上推出了其首個代幣化基金 ——BUIDL,將傳統貨幣市場基金的股份變成了可以在區塊鏈上 24/7 流轉的代幣。 與此同時,將加密資產作為戰略儲備的企業(被稱為 DATCOs)數量激增,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的加密資產總額已歷史性地突破了 1000 億美元。 更關鍵的變數來自美國政府態度的轉變。過去模糊不清甚至時有敵意的監管環境,在 2025 年迎來了決定性的轉折。美國政府不僅自身成為比特幣的重要持有者(通過執法沒收持有近 20 萬枚比特幣),更重要的是,開始為行業建立清晰的「遊戲規則」。 7 月簽署的《GENIUS 法案》是美國首個針對穩定幣的全面聯邦監管框架,為這個市值超過 2500 億美元的市場提供了合規路徑。緊接著,允許價值 9 兆美元的美國退休金投資加密貨幣等另類資產的行政命令,更是為市場打開了巨大的增量資金入口。這種自上而下的認可,徹底改變了機構入場的風險收益計算,也讓這場變革的根基變得異常穩固。 AI:尋找原生經濟土壤的「新物種」 如果說金融巨頭的入場是為加密世界鋪設了通往現實世界的高速公路,那麼人工智慧的爆發,則為這片新大陸帶來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原住民」。 1995 年的網際網路,解決的是「人」與「資訊」、「人」與「商品」的連線問題。電子商務的本質,是將人類社會的商業活動數位化、線上化。而我們正在進入的下一個時代,將是關於「AI」與「AI」之間如何進行經濟協作的時代。AI 作為一種新的生產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造數位內容、程式碼、設計乃至科學發現。這些由 AI 創造的價值,迫切需要一個與之匹配的、原生的經濟系統。 加密技術恰好為此而生。試想一個場景:一個 AI 設計程式,自主創作了一款獨特的藝術作品。它可以通過一個智慧合約,將該作品鑄造成一個 NFT(非同質化代幣),從而獲得獨一無二的、可驗證的所有權。隨後,另一個 AI 行銷程式可以發現這個 NFT,並自主決定支付一筆微小的加密貨幣費用,在社交媒體上進行推廣。 如果一個服裝品牌的 AI 採購代理看中了這個設計,它可以直接與持有 NFT 的智慧合約互動,自動支付授權費,獲得生產 1000 件 T 恤的許可。整個過程無需任何人類干預,價值的創造、確權、流轉和分配,都在鏈上瞬時完成。 這並非科幻。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就曾指出,AI 與加密的結合可以解決彼此的核心問題:AI 需要可信的規則和資產所有權,而加密世界則需要一個能自主行動的「使用者」。這種共生關係,正在催生全新的應用場景。例如,去中心化計算網路(如 Akash Network)允許 AI 開發者用加密貨幣租用全球閒置的 GPU 算力;而鏈上 AI 模型則試圖通過代幣經濟...